2020年3月7日

讓我們懂得這些道理:不執著於小我,不受困於生死之念。想穿了,再怎麼樣也得生出來;再怎麼樣,在人間也得受;受完了,再怎麼樣也得走。你要走嗎?沒辦法。既然這些事情是存在的,是無常的,就接受它,就好好地用自己的生命來譜寫一曲為救度眾生學佛學法的美麗的生命讚歌。明白,你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慧出來了,知無常、懂因果,你就脫離了無常,離開了因果。這就是師父跟你們講的,希望你們要明白。

對我們學佛之人,要令其信佛。我們自己學佛了,我們要令家人、令別人能夠信佛。很多母親很厲害,自己先學佛了,之後讓自己的孩子學佛了,讓自己的先生學佛了,讓自己的鄰居學佛了。這種人就是很厲害的,她不但自己學佛,她還“令其學佛”——令別人信佛,她功德很大。

我們人怎麼來解脫自己?因為我們人總是先有欲望,而求之。你看,我們要學佛之前,到廟裡去不是真正地學佛,而是拜佛求佛,拜完就走了,求完菩薩就走了,燒完香就跑了,這叫信佛嗎?真正地學佛,那是學啊。人最早的時候總是有欲望,才開始到廟裡去接觸佛法,學佛;慢慢地學了佛之後,“原來拜佛還要學”,那麼學佛陀的精神,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學地藏王菩薩的大願,等等,就令你入佛智——進入佛的智慧。像我們現在這麼多的弟子,師父令你們已經進入佛智了,你們已經有佛的智慧了,你們很了不起。按照過去講,就是令你們進入佛智,可能可以證得一些初果,開悟最重要。

因為我們的業障很重,我們有欲望,才會有煩惱,才會有所求;一個人沒有欲望,哪會來煩惱?一個人去求菩薩,因為有欲望,“我希望家裡好,我的孩子好,我這個事情能夠成功,我的孩子能夠考上”,好,有欲望了,你才去求,有所求,慢慢地就會有因緣。你今天求了,你是不是種下善因?那麼這個因有了,菩薩會保佑你吧?菩薩一看,“很虔誠。他許願了,正在實踐他的諾言”,菩薩就給你這個果,善果就是讓你成功。你因緣具足,就會有佛緣。你今天因緣具足,求佛了,拜佛了,念經了,許願了,放生了,因緣具足,佛緣就來了,佛菩薩的緣分跟著你之後。你有所求,開始是為自己求——學佛人開始的時候都是求自己的,跪下去的時候,“菩薩,保佑我身體健康,保佑我家庭好,保佑我怎麼樣,保佑我……”都是為自己所求;慢慢地境界高一點,想一想,師父說過一般求三個大的,其他可能小的就不是太靈,然後三個大的,求了兩個自己的,留一個求求家人吧,然後慢慢開始給家人求,這個都是屬於小我;求到最後,就為眾生而求,為眾生求的人就是進入大我,就是有智慧。佛菩薩很慈悲,菩薩讓我們有一個開悟的過程,先求己,後為眾生而求。這叫慈悲。

佛菩薩並不希望眾生受盡果報,菩薩不會讓我們吃苦頭的,菩薩總是想辦法救度我們,總是希望我們能夠改變,讓我們不要承受這個果。菩薩怎麼樣能夠幫助我們,不讓這個果來呢?不是菩薩不讓你們這個果來,而是你要知道自己的錯,你要學會懺悔,你才能不讓這個果成熟。

師父今天透露一個天機給你們聽聽。為什麼有的人馬上就有果報出來,報應馬上就到?而有些人為什麼報應就晚來?這個就是:當你自己做錯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知錯了,你跪在菩薩面前懺悔了,你這個惡的因緣就慢慢地成熟,不是一下子成熟的,是慢慢成熟的。菩薩是用善巧方便,讓我們自己來認識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來懺悔自己的惡行惡念,用方便善巧的方法讓眾生不要犯惡,不要損害他人。萬一你損害他人,要馬上懺悔,讓這個惡果不要成熟。你永遠不再做這件惡事,這個惡果雖然還在,但是它只要不成熟,它就不會報。如果你今天這個惡不去懺悔,而且繼續去做這個惡,你很快地就惡有惡報,惡行很快就會成熟受報。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做任何一件事情,總是考慮到後果,“這件事情不能做,做了之後會不會有果?”菩薩是畏因的。眾生呢?有利益了,這件事情趕快做,先去做吧;做了之後果來了,“哎喲,怎麼辦呢?”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就是沒有智慧。所以菩薩永遠不會因為很小的惡就去犯,“這麼小的壞事,一點點”,菩薩都不會去犯的,菩薩永遠不會因為惡小而去做;菩薩也不會因為一點點的好事就不去做,“這個好事只有一點點,這個不是大功德,我不做了”,就像你們一樣,“地板我不拖,我要麼磕頭換供果,我要做就做大功德,我要到法會上去做大義工”——不是這樣的。你們知道功德是怎麼來的嗎?功德為累積而來:幫眾生開個門、拿個板凳,記上0.2%;給人家端碗飯、做一個菜,記上0.5%;幫人家拿一樣東西;人家想不通了,“不要想不通,我跟你一起來看看《白話佛法》,我也想不通,我們一起來”。我們有的佛友就是,別人想不通的時候,他說“我也想不通,來,我們一起學”,其實他想得通,他就跟他一起學,學了之後,對方還來幫助他,最後還來跟他講。你讓他用這種妙法想通了,他反過來勸你,你說他會想通嗎?這種妙法,這種孩子已經有菩薩的智慧了,非常有“妙有”——智慧是妙的。所以累積時間多了,那你就有大功德了,功德無量。所以不能因小惡而去犯,不能因小善而不去為,都要去做。

眾生因為不明白有因果,所以才會常常犯惡。你說你今天罵人、講人、對人家不好、白一個眼,都會犯惡業,損害別人。犯惡業,等到果報現前的時候,很多眾生會害怕痛苦,“他為什麼對我這樣?”你想想看,你多少年了,每天欺負他一點、欺負他一點,欺到最後,他離開你了,你痛苦吧?痛苦的時候是不是你每一天積累的?澳大利亞曾經發生過一件事,74歲和78歲兩位老人鄰居吵架,就是因為門口的籬笆牆,今天你推過去一點,他明天推過來一點,然後他再推過去,他再……長年累月這麼累積這些惡,終有一天,他們兩個吵架,爆發了,這個老人家拿把鏟子就把對方那個老人家打死了。你說它是一天的嗎?所以好的、善的,它是一個長久的累積;惡的、兇的也是一個長久的累積。不要動不動跟人家作惡,不要去損害別人。你既然害怕痛苦,你就不能去做任何傷害別人的因。

我們人有時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還要說“我無語了,我問蒼天,為什麼啊?!”為什麼?師父給你們加幾個字:為什麼“我要種因”啊?加兩個字:種因。你不種因,你問蒼天為什麼?就是你自己種的因,才會有這個果報的。猶如醫生治不好的病,都是醫生的問題嗎?這個人得肝癌,喝酒喝的,醫生說:“我現在給你動手術,給你吃藥,幫你治療。你千萬不能喝酒啊,不能再喝了。”憋不住了,又喝、又喝,那麼又惡化,那麼再看,看了再惡化,最後死亡。你說這個人看不好的病是醫生的問題,還是他自己本身沒有配合?你說師父今天在教你們學佛,叫你們做好人,我在盡心地給你們講,你們就是在貪瞋痴慢疑上過不來,“我就小氣”“我就想不通”“我就是這麼執著”,你說我怎麼能救你們?你們能怪師父嗎?想一想,就是這樣。傷害身體也是自己,傷害自己的心靈也是自己。

人還有個毛病,一旦出現了厄運,經常想“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會得到這個報應?”在受苦煎熬的時候,你要多想想你的前世、你的今生,你的前世做了多少善事,你的今生做了多少善事,你就明白為什麼你會受這個果報。因為你曾經犯下了很多罪孽,而這些罪孽已經形成了一個業障點,而這個業障點猶如火藥,終有一天會爆發。


自主生死,自主人生,要開悟解脫,就是從自己說話、思維、行為上檢點,不要種因。“我不能再種因了!”對不對?跟別人吵一次,種一個因;吵兩次,跟鄰居種一個因;吵三次,種下一個惡因;五、六、七、八、九、十次……種上了一個惡緣,而這些惡緣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消除的,最後終有一天爆發。當你承受果報的時候,就是你痛苦不堪的時候。所以做人,真正想超脫、解脫的人,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你們經常要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情,有的時候為了一點點錢、一點點名、一點點利,能捨就捨,能無所謂就無所謂,能讓就讓,這個就是在保護自己的慧命,這個就是在種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