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了解眾生,除了自己沒有念頭 沒有私心雜念,而且將這種度人的慈悲心,轉成一種概念,去幫助你 去成就你智慧的道業。因為每個人都有智慧,菩薩知道你有智慧,知道你能夠明白事理,所以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地,菩薩不停地跟他講,講到最後,他說 菩薩 我明白了,那菩薩就度到他了,像我們如果去度一個人,你跟他好好地講,理解他地去講,他很容易接受你的意見,所以在心理學上,就是講到你要必須理解他,你才能把他轉換意念,轉換他的概念,舉個例子,就是說你要想讓這輛火車慢下來,(希)望它不要再往前面亂開,首先你必須爬上這列火車,那你在上這輛火車的時候,你必須跟它走得一樣快,然後上了火車,你才能讓它慢慢地停下來,所以轉念說法,就是我們學佛人,應該很注重的一個方法,轉變自己的念頭,而不是你是他的師長,你是他的佛友,你是他的誰誰誰,而是你是他的最親的人,他跟你一樣都是眾生,你是先覺悟了一點,你去拉他一把,這樣 你修心就不會起這種雜念,你就會懂得,我要幫助他 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你就心不會生出業障出來,所以很多人會生業障,修心修到後來要自性不動,何來煩惱生起。
如果你今天對別人沒有要求,你說你跟別人講話是不是心無罣礙,你今天對人家有要求,今天達不到 你就會急,到了最後他還不聽,你就會拍桌子 你就會罵人,所以心念不起 何來煩惱生,如如不動,你坐著不要動,很多人問師父,師父 如如不動 我思維一直在動,師父 我坐在這裡如如不動,但是我看見人間的善和惡,師父就告訴你們,人間的善和惡 你們照樣看見,看見了就像沒看見一樣,因為你知道這是因果關係,什麼對 什麼錯,全部都是有因有果,那是因緣果報,你看見就像沒看見一樣,等於沒看見 視而不見,那麼在你的心中 在你的概念上,有任何善惡,都不會影響你的思維,你的心中就沒有善 也沒有惡,這就是很多人學佛學到後來,為什麼說 為什麼不思善不思惡。你說不思惡 那是對的,我不要去想惡的東西,為什麼好的東西不要想,因為你不理解這是善的還是惡的,因為都是因果,所以 懂得了這些,任何的善惡都不會影響你的判斷能力,你就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實際上就叫自性不動,自己的本性良心沒動,如果你看到別人的任何是非,看見別人,這個人很善良 這個人很惡,他們兩個人吵架,這個人好 那個人不好,已經影響到你自己內心的判斷力,因為你進入了色空當中,你進入了色界,因為你的自性已經在變化,因為在你的心中已經擁有,什麼叫是 什麼叫非,所以你就不能讓這種善惡能夠明辨,你不能明辨這個善惡,就會影響你的心,所以為什麼佛法叫我們,不受外界的影響 心無所動。
一個人穩得住的,聽別人吵架 他心裡笑笑,這個是非善惡,全部都是因緣果報,我眼見亦非真,就是我眼睛看見的都不是真的,耳聞均是假,耳朵聽到的人家講壞話,都說不定是假的 它不是真的,這句話師父簡單地給大家做個解釋,有的人有意地,他為了讓這個人跟他好,為了讓那個人跟他好,他有意地在他不在的時候,知道這個人會傳話傳給他聽,他就有意地在他面前說,那個人不好 我不喜歡他,然後那個人去告訴他了,就造成了那個人來找他,其實找他之後,他再假裝說 對不起 我什麼什麼,哦 原來你是這個意思,好 跟他交朋友了,我跟你攀上惡緣開始,慢慢地轉化為善緣。
所以有的時候交朋友也是這樣,過去我們小時候聽人家說英雄救美,就是這樣的,很喜歡班級裡這個女孩子,她長得很漂亮,但是沒辦法跟她接近,就找幾個人假裝,晚上 在她回去那條路上,假裝扮演小流氓,然後他衝出去 啊,然後讓人家對他產生好感,像這些,你耳朵聽到的 眼睛看見的,它都不是真實的東西,你以為它是真實的嗎,所以說人壞話,,這種東西真的不能學,只要去聽到別人說什麼壞話,你就不是一個好好的學佛人,我們不但假的東西不要聽,連真的都不要聽,因為真的在人間就是假的,假的就是真的,所以真到假時假亦真,假到真時真亦假。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真真假假,就像講話一樣,你知道他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所以為什麼很多人被人家騙,因為他真真假假,你說他全部都是假的,他又有真的話在裡邊,你說他全是真的,他裡邊有很多假話,所以師父叫你們真正的學佛人,一分一秒 不管什麼時間,都不要受到外面環境的影響,外面的環境影響,根本對你來說沒有概念,因為你已經徹悟了,你已經知道這個世界是真真假假的,我眼睛看見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我耳朵聽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何況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外面的環境再怎麼影響,我如如不動,心在佛法上,這才叫走到佛道上。
要做到真正的心裡清靜,什麼對與不對 什麼是與非,什麼只差一點點,這一切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你只要用菩薩的自性 本性,來觀察人間所有的因緣果報,你將懂得這個世界的一切,即無來處 也無去處,你何生煩惱,好 今天要跟大家講一講,成佛是一個什麼境界,大家都希望成佛吧,每個人都說 我要成佛,那麼成佛到底要有什麼境界,今天跟大家就著重講一講,成佛是要什麼境界,一個凡人 他想成佛,首先要學佛修道 對不對,但是每個學佛人一邊在學佛修道,一邊用自己所得之心在修,什麼叫所得之心,我如果成佛了多好啊,我今天好好修心 我一定要成佛,這個就是你已經有所得,還有很多人間的凡夫,在學佛修道當中一直在為我自己,進入我相當中,要成佛,我要學佛 我要修道,我這樣好好努力我一定會成佛,這個就已經偏離了,佛法界講的無取無證,所以真正修心要修到無取無證,那就是高境界,無取無證就是沒有什麼所得到的,我今天要成佛 我也沒有得到什麼,你才會真正地得到,你想成佛 你想得到佛,你實際上已經走入了執著,所以很多人問師父,師父 我磕頭 我求事情,算不算執著。你要是用菩薩的境界來講,你就是執著,你要凡人修心的角度來講,這個不算執著,我為家裡求 為父母親求,為我的孩子求,很正常 對不對,但是你說佛用無取無證來對待,你已經很難成佛,因為佛的境界很高,所以很多人一邊修心,一邊以為自己已經擁有了佛法和佛道,懂得 好像我掌握了很多佛的道理,覺得自己有成佛的境界,如果你經常覺得,我這樣修下去 我一定成佛,你已經壞掉你的學佛的境界,因為不能有取 有取證,因為你想像著你要成佛,你可能就不能擁有佛的更高的境界,所以你連要做這個事情的念頭都沒有,那麼你做出來叫純善 純好事,那麼你今天就是真佛 就是純佛,因為我連想成佛的意念都沒有,那就是真的想成佛,否則你修不好 會落入畜生道,落入人道 落入貢高我慢之中。
所以心經就告訴我們,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修心 你修多少年,其實它沒有增加 也沒有減少,因為本性當中的你還是原來的你,因為你本身就是有本性在心中的,在你的內心你擁有善良,你從小的善良,到你走的時候 你也是很善良,沒有增沒有減,只是你在八識田中所接觸的外塵,讓你看不到你的本性,好像忽明忽暗一樣,舉個簡單例子,你說誰的雙手不會勞動,但是這個人十幾年都不勞動,你說他的雙手能不能勞動,還是能夠勞動的,他的雙手有沒有作用,當然有作用,我們的本性雖然沒去用它,沒有擦乾淨,但是不代表你本性沒有,所以本性擁有 你有什麼增減,所以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沒有減少也沒有增加,還是原來的你的本性,沒有一點多 也沒有一點少。
所以很多人說 我修心修心,你修什麼心,你應該說是修 就是擦你的心,怎麼樣把你的心擦得乾淨一點而已,心本來就有 要你去修啊,所以本性沒有減 不增不減,只是不修的人,他的本性被污染了而已,所以當你心中有正念,有正念的時候你的心進入了天堂,當你的內心變得非常地純淨,你一定心就超脫六道,當你在人間雜念叢生,覺得自己修得很好,然後用不正見的觀點和不正的語言,去誹謗別人 污衊別人,去說別的法門不好,你就會造下下地獄的因,所以師父跟你們說,就像鄰居之間一樣,你家裡可以好,可以鋪地板 買冰箱,你家可以裝空調,你不要去說人家家裡好壞,因為你裝不起空調,你就說人家家裡的空調,這個錢怎麼怎麼來的。
所以這一切,實際上就是造成了你苦的因,心和本性不垢不淨,因為你的八識田中所造的業,沒有完全影響到,你九識田中的阿摩羅識,這就是師父告訴你們,為什麼有些人下了地獄之後,他的苦受盡了,有些人的罪靈還要上來投人,因為他的靈魂還在,他沒有完全散去,因為他的九識田中,阿摩羅識的慈悲和善良還在,只是完全被黑了 根本看不見,等到你的惡業受報乾淨了,你還會投人 投畜生道,在六道當中,所以你的心還是不垢不淨,也不增不減 對不對,師父舉個簡單例子,你家裡有一個電器好久不用了,髒得不得了 都是灰,灰多得已經看不出了,像一個堆滿灰塵的一個箱子,當你把它擦乾淨,重新開始啟用的時候,它是不是還是一個微波爐。
這就是師父告訴你們的,你今天修也好 不修也好,你的本性沒變,為什麼你會下地獄受苦呢,因為是你的肉身在造業,你的靈魂在造業,遮住了你的本性,影響了你的自性,你的自性就變得污濁,就會受苦 就會受難,因為你的本性被染著了,所以上天堂享福也好,也是你自性在享福,你下地獄去受苦也好,是你的自性沒有下地獄,是你的感覺 第八意識的感覺,在受苦,而你的自性只是被遮住了 找不到,所以佛告訴我們,我們一般人在這個世界上,被苦樂憂喜的感受中活著,你們大家覺得,我們是不是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一種感受,感覺開心了,感覺吃得很開心,我現在感覺開心了,我剛剛感覺不滿意,因為苦會過去 快樂也會過去,這是你的感覺,你痛苦的感覺很快就沒了,你一件事情很開心,很快也會沒有,喜樂和憂愁是不是一種感受,是不是一種感覺,所以苦樂從心理學上,它是屬於生理上的一種感覺器官,一種生理感覺器官的一種享受,感覺幸福了就幸福了,感覺開心就開心,擔憂也是內心感受器官的一種感覺,你感受到痛苦了 你就痛苦了,師父跟你們講,有的推拿師在你腿上一按,按得你痛得跳起來了,但為什麼有的人你越按得重,他越覺得開心,哎呀 真舒服,痛得不得了 他說真舒服,這是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所以歡喜也是你內心的一種感受,叫覺受 感覺的受,只要把這些感覺挖空,你把這些感覺挖空,你就把苦樂憂愁的感受就會放下了。
苦什麼 樂什麼,挖空 把它空掉,沒有什麼苦的 也沒有什麼快樂的,一切都是無常,所以你就把它放下,你活在人間 你就會不苦不樂,你就擁有人間的極樂境界了,你說假的東西有什麼快樂的,你說假的東西有什麼痛苦的,痛苦也是假的 快樂也是假的,那你到最後不喜不樂了,你就如如不動了,你是不是到了極樂境界了,所以心經上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個“無”什麼意思,講到底就是一個“無”字,連講到最後 無智亦無得,無智是什麼,“智”是指的你解脫之智,你今天有解脫的智慧,就是指佛性,你今天無智,這個“智”就是你的解脫之智,而且是佛性 本性 空寂,這個智不是說智慧,是菩薩的本性的空寂,無智亦無得,你想想看了 你這個人無智,你到了最後 你要懂得離一切相,你才能真正地快樂,你今天沒有離開一切相,乃至解脫相,也就是說你今天無智亦無得,今天連要解脫的思維你都不能擁有,你都不可得 你三心都不可得,諸法空相 你得什麼,今天我要想有解脫,成佛成菩薩的心 我都要空性,此心亦不可得,那麼你才是菩薩 成佛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