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能夠理解佛法的無底智慧的時候,你完全進入空性了。不知道,不知道反而空了,你知道了 你就煩惱了,舉個簡單例子,當你知道一件事情 你就會很煩惱,當你不知道的時候 你就不去管它了,哎喲 這件事情搞也搞不清楚,你不煩惱了吧,這件事情 對 我搞清楚了,就是他不好 就是你對,過一段時間,我搞清楚了 就是你錯 是他對,你進入了是非當中,你沒有真正地去理解,他們兩個人吵架的原因,所以師父經常跟你們講空性境界,其實就是進入了另外的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遠離五濁惡世的世界,五濁惡世。
無論你看什麼,你念經也好 拜佛也好,看生從何來 死往何去,其實都是一個概念,因為它無生亦無死,以無所得故,一切法都無所從來,因為你不知道這個法是怎麼來的,你也不知道這個法是怎麼去的,你們最深也就知道,這個佛經 這個法,是從菩薩這裡來的,但是菩薩的智慧又是從哪裡來的,深不可測 那才叫行深,那才叫般若波羅蜜多時,你要到達了彼岸,你必須要深深地懂得佛法的智慧,故般若稱為深般若,所以有善根的人,他有時候坐禪 身體空了,我空了 很開心,你真的空了嗎,因為你身體空了 你心沒有空,你心雜念紛飛,你身體空的時候,你的心念就開始起來了,所以很多人坐在下面 心在外面,很多人跟師父講話 心不在我這裡,左看看右看看,他想著是他自己的事情,做著是他自己的境界,你看看他自己這顆心,他能守得住嗎,因為每一個人的心都有無量的妄念,用現在話講,就是擁有無量的妄想心,所以無量的妄想,你讓它怎麼樣不生出來,你只有用智慧,心中充滿著般若智慧,自然 他的妄想心就生不出來了,你的涅槃心智慧心就生出來了,所以在深般若中,觀世音菩薩說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就是眾生,五蘊也可以說是自己,因為每個眾生,他都擁有色 受 想 行 識,都擁有色 受 想 行 識,若想認識自己,你自己就是擁有五蘊之身的人,所以蘊即蓋覆之意,也就是說這個五蘊的蘊是什麼意思,又有一種意思,就是像雲像霧一樣,可以遮住你的內心本性的,所以這個蘊有五種雲彩,有五種的雲霧,它可以遮住你的本性,所以你必須要透過它,就像烏雲有時候遮住了太陽一樣,你要透過烏雲看到太陽,照出來那種七彩光,你菩提心就不會被五蘊所覆蓋,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五蘊,你的菩提心才會出來,那我們現在的是什麼心,我們現在這個心稱為妄想心,你衝不過自己的五蘊,你就產生了妄想心 遠離了菩提心,所以你就不能稱為真諦心,你不懂什麼叫真諦,所以 說是人我是非心,每個人都有人我是非心,貪著名利之心,五蘊只有在空性的時候,你才看得見自己本性的菩提心,所以我們修心要從菩提心修起,一直修到成佛。
很多人說了 我要生極樂世界,我對五蘊怎麼理解,你想進入空性世界,你想修成五蘊皆空,你才能到極樂世界,因為劫濁 劫濁就是色蘊,劫濁就是色蘊,煩惱濁就是想蘊,大家想一想,師父在下次課上專門跟大家講五濁,濁 劫濁 劫就是劫難,劫難濁就是看得到的,和心裡的劫難和外界的劫難,就是色蘊 對治,煩惱濁就是想蘊,你煩嗎 腦子是不是想,見濁就是受蘊,眾生濁 與眾生各種接觸就是行蘊,命濁,就是你的意識造成了你的生命的走向,所以你只有空了五蘊,你才能去除五濁惡世的纏擾,你才能到極樂世界,你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你的心才能變成,唯心識的淨土人間世界。
釋迦牟尼佛他所說的一切經典,實際上就是叫我們要空五蘊,要照見五蘊一切皆空,心經固然如此,《彌陀經》也是讓我們離開五濁,要離開五蘊,要懂得擁有空五蘊,佛界有一個經文叫《解深密經》,它講的是種子的意識和阿陀那識,實際上就是怎麼樣轉到空八識,所以師父有很多東西要跟你們講,我再過幾次要跟你們講我們的四智,轉識成智 成為智慧,把第八識轉成四智,大家都知道是八識吧,眼 耳 鼻 舌 身 意,對不對,然後末那識第七意識,第八識阿賴耶識,要怎麼樣轉,八識就是五蘊,你有這個五蘊 它就在八識當中,所以你眼耳鼻舌身識就是受蘊,你所對的五塵是色蘊,你第六意識是想蘊,就是思維上的,你第七意識,實際上你的意識在運作,你的思維在運作,在判別意識 在判定,那麼就是行蘊,你的第八就是阿賴耶識,就是形成你思維的意識蘊 叫識蘊,所以大家要明白,所以這些八識就是從五蘊而來,所以唯識論教我們,轉八識成四智 智慧,就是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還有就是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這個下一次我會給你們講,所以唯識論要我們轉,也就是說,不管你擁有什麼樣的人間的外相,只要你轉八識,你就能夠成為空五蘊,只要一件事情你把它轉換了,這件事情就變成智慧了,在這裡可能很多人,不能聽得懂這個意思。
師父舉個簡單的例子給大家聽,想一想 夫妻吵架,你很恨自己老婆的時候,你只要一想 很苦 跟著你,這個意識一轉 你就可憐她了,你自己內心的悲憫心就出來了,你就不會對她做出,傷害她的行為和語言了,比方說這個孩子太討厭了,你自己生的 但是他實在太討厭了,這個時候你就想,他投到人間 他吃了這麼多的苦,也不容易,他也曾經給家裡帶來過快樂,你這麼一想,你是不是轉識成智了,你是不是智慧就出來了,為什麼要轉成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這些就是師父下一次跟你們再講的,應該怎麼樣擁有大智慧,用大智慧來包容他,來解決人間的煩惱,你的四智 這個智慧是四種智慧,就是你的佛性出來的,所以你能夠轉換,把人間的一切煩惱,你轉換成智慧的話,你不就是在人間已經擁有菩提心了嗎,好 每一次最後,師父都會跟大家講個故事,今天要跟大家講的就是,佛祖 釋迦牟尼佛,我們偉大的佛祖,他的弟子當中,有一名叫周利槃陀伽的尊者,很多人都聽過,師父可能簡單的故事也講過,今天這個故事比較有意思,是展開講的,而且這個故事大家都熟悉,而且都知道佛陀有這麼個弟子。
這個弟子他後來被稱為尊者,又名叫槃特,這個尊者從小其實他比較愚笨,他的父親是一個不識字的奴僕,就是幫助別人做事情的,但是很怪 你看看尊者的母親,卻是一位大富大貴長者的女兒,嫁給了他的父親,而且知書達理的母親,尊者的母親,周利槃陀伽的母親,在產期即將降臨的時候,為了思母心切,他的媽媽就是,不顧一切地就回到了遙遠的家鄉,就是周利槃陀伽的母親,已經懷孕要生產的時候,她要回去看她自己的老母親,將要到家的時候,沒想到突然之間腹痛難忍 非常難忍,急忙躲到小路邊上,不多時 一個白胖的男嬰兒就出世了,槃特就是在這種情形下,來到這個世間的,可惜這個孩子從小就是一個,比較呆頭呆腦的笨孩子,他對人間的很多的事理一點都不懂,但是到了後來,他很有福報,他能夠遇到佛陀 出家學道,由於他的根性比較愚鈍,佛陀 佛陀很慈悲的 佛陀很好玩,他就誦念四句偈給他,他連四句偈怎麼樣也念不會,佛陀為了教化這個特別的弟子,佛陀就給他大開方便之門。
佛陀就告訴他,看到槃特在掃地 他就指著掃帚說,槃特 以後你在掃地的時候,你一邊掃 ,一邊就誦念掃帚兩個字 掃帚,如果你能一心地持念,自然會念到好處的,就是經常去念它,起初 槃特念掃帚這兩個字的時候,常常是唸“掃”就忘了“帚”,念“帚”又忘了念“掃” 掃帚,對於一點記憶力都沒有的槃特,凡是見到他的人,都在竊竊私語地嘲笑他和搖頭,有一天,當地的耆域王子,請佛陀和弟子們到王宮裡去受供,過去很多皇宮貴族,他們就是把法師,請到皇宮裡來供養他們,那是一種非常高貴的事情,他們就有意地說,不歡迎槃特前去參加 不讓他去。
當佛陀和弟子們,到了耆域王家裡受供的時候,主人按照熱帶的印度的風俗,於請客之前,先搬出水盆讓客人洗腳,這種禮節叫作行清淨水,就是大家把腳洗乾淨,所以你們看 過去叢林制度裡邊,洗完腳上床睡覺,把腳洗洗乾淨,把污垢都洗洗乾淨,耆域王子將水已經端到佛陀的面前,佛陀不肯接受,耆域王子感到非常驚訝地問,佛陀 您為什麼不受清淨水,佛陀說道,來受供的大眾當中,槃特比丘在不在座,他就問 槃特比丘在不在,耆域王子回答說,佛陀 槃特比丘連掃帚兩個字,都念不出來,他比起牧羊人還不如,所以我們就沒有請他來,佛陀說 不 佛法是平等的,是沒有高下的 沒有差別的,你不請槃特 我也不受水,就是佛陀也不肯接受這個禮儀,這個王子知道,違背佛陀的旨意是不可以的,來來來 趕快趕快,去把槃特尊者給我請過來,王子馬上去叫下面的人去請了,佛陀看到槃特來的時候,佛陀很開心,佛陀要阿難尊者給槃特授缽,就是給他一個缽 吃飯受供,槃特很老實 他很純潔,他就高興地趕快站了起來,好像很尊敬,人家給他 哎喲 謝謝,他要站起來,但是佛陀看見他,你坐下來 用不著站起來,坐著就可以了,你看看看,佛陀有他的目的的,因為槃特比阿難尊者還要早出家,佛陀知道槃特的座位離佛陀很遠,就是在很後面,而且吃後還要將缽送回到佛陀的手中,確實不容易,佛陀就開始幫他了,就讓大家,其實佛陀就是讓大家,看得起周利槃陀伽,然後 槃特就仗著,佛陀當時給他的一種能量。
他自己呢,佛陀在 那種威神力,所以有的時候孩子傻一點,他很容易接受到這種能量體的,你看乾淨的孩子,腦子比較直的孩子,他小腦筋少 他很容易修成的,他一接受,他馬上就感受到菩薩的能量,佛陀一給他能量,別人還沒有注意,“咻”一下,這個缽已經送到了佛陀的手中了,就等於 他吃完的那個缽,佛陀的手這麼一伸,就飄過來了 送過來,這一個奇特的現象,我們說就是功能,大家全部頭回過來看了,尤其是耆域王子,他急忙跑向前去,一看他有這個神功,就跪在了槃特尊者的前面懺悔,對不住 就是懺悔,然後把他奉為上賓,所以師父跟你們講,槃特當初雖然愚笨,可是他有堅韌的恆心,經過六年時間,他不但念誦了很多的字,受別人譏笑 他不灰心,他把嘲諷他當成替他消業一樣,你們笑我就是在替我消業,他的心念一轉,慢慢地清醒過來,越修越好 不再散亂,直到有一天他開悟了,而且獲證聖果,從此以後 智慧的心靈開了,他能夠懂得微妙的甚深佛理,他能夠領會佛陀深奧的法語,過去看不起他的人,大家都慢慢地開始尊敬他,不再嘲笑他,槃特尊者有一次跟隨佛陀,以及四百九十九位大弟子們,到阿耨達龍王處去受供,受到供養,走到阿耨達池邊,佛陀命令弟子們,你們各人飲用一點池中的八功德水,因為這些八功德水 誰飲用過之後,佛陀告訴他們,你們都可以瞬間知道自己過去的,前世的再前世的情景,這時候佛陀又讓徒弟們,各自在大眾面前講述,他們喝過水之後看見他們前世的情景,那麼輪到槃特,他是遵命,他就說了,他為什麼會如此的愚笨,他說 眾位 多生前,我曾是一個養豬的人。
有一天 我趕著一群豬,要到市場上去賣,走到半途當中,有一條河阻止了我的前進,為了趕早市 我又不能停留,因此我就想辦法,用繩子把這一群豬,一個連一個地全部紮起來,但是我又恐怕牠們在河面上狂叫,所以我用棉布將每隻豬的嘴巴,緊緊地塞住,這時候我手拉緊繩子,自己慢慢地渡過江,我人已經上岸了,然後我把豬拉上來的時候,因為這些豬的口被無知的我,用棉布阻塞著,牠們不能喘息,到了江中,一群活生生的豬都被悶死了,死豬上市很難出售,我的全部本錢都喪失了,從此我的生活非常地艱苦,我經常呆立在河邊 愚痴地看著河,想不出一條出路,有一天 來了一位高僧,他看見我非常地可憐,就勸我出家 教我修行,死後我生於天界,天福享盡 又再投胎於人間,由於我封住了豬口,傷害了很多生命的業力,所以我今生受了蠢笨的果報,我因為前世出家的因緣,今生又讓我能夠遇見佛陀,到今天我能證得羅漢果,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在佛法當中,你愚笨是沒有關係的,但是你要誠懇善良,你要純樸又要懂得守戒,你只有用自己內心善的因緣勤修佛法,好好守住自己的身口意,菩薩一定會來救我們的,好 今天給大家這個《白話佛法》,就到這裡,謝謝大家,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