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講述
觀世音菩薩每天給我們做的榜樣,希望我們明白,我們擁有大慈悲的心,我們不但要現在在這個世界,要普發大悲心,大願心,而且我們還要超度宿世的冤結,不管什麼事情,不想超度,你也要學會超度,你也要學會感恩,因為他們讓我們知道了,一個人的業不是今世就能消掉的,他能夠讓我們知道,我們今生不能再去造業,因為我們前世宿業還沒還清,所以任何的事情,都要學會一種感恩的心。
人還有一種病,那就是內傷,你看我們的感情很容易受到傷害,因為別人的不理解,因為自己對別人的不理解,都會傷害自己的,所以你看很多的疾病,忌妒,瞋恨,貪愛,愚癡,都會造成我們內傷,你看看長期忌妒的人,你的心就變得越來越痛苦,你經常瞋恨別人,你的眼睛就會變得越來越乾燥,你的肝和腸就會寸斷,所以這一切跟你的身都有關係,菩薩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去除自己身體上的內傷,最好就是諸惡莫作,師父告訴大家,不但諸惡莫作,還諸惡莫想,不要去想,然後要眾善奉行,如果身體上有一些病,可以吃些藥,但是你的內傷的病,你就是要學會諸惡莫想,眾善奉行,我們人還有一種病,那是外感,外感是什麼呢,受到外面的風寒,溼患,暑,就是說熱,冷,冷病,熱病,還有風,寒冷,這些病,就是我們說的外面對你的影響,其實這些病你都可以對付的,因為為什麼呢,冷了,多穿點衣服,熱了,少穿一點,注意自己保溫,保持一定的溫度,但是最難的就是因為外面的感悟,外面所說的話,外面給你帶來的那些傷心的事情,讓你產生了免疫力降低,因為你的瞋怒,因為你接受了那些不好的,那些色情的,那些,我們說,吃喝嫖賭,讓你學得邪念了,你的免疫力就開始下降,你的思維就開始不正,你的眼睛就不敢看人,你好好的一個孩子就會變得頹廢,這就是外感。
像這些病應該怎麼樣來對治,首先管好自己的六根,控制好自己對應的六塵,慢慢地學會吃素,念經,許願,放生,所以有大病的人,《黃帝內經》講,我們如果任何一個人生病了,要杜絕邪淫之事,如果這個人要生大病了,或者已經生病了,絕對不能去碰這種邪淫之事,和戒殺生,一定要守戒,因為你不碰,你就是在種善根,所以很多人不懂,以為我守戒了,我沒吃葷的了,我也沒有什麼得,也沒什麼失,其實你失去的是什麼,失去了跟別人結惡緣的機會,你得到了什麼,得到了你結善緣的這個功德,所以你在自己的八識田中,你種下了善根,所以我們要懂得,念佛去作惡就會造大業,如果你今天已經念佛了,你還去作惡,你就造了大業,所以要避開災禍,消除業障,這是最重要的,我們人有時候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想跟別人聊一聊,學佛的人,念念經,跟佛友之間聊一聊,或者想看一些喜劇來調節自己內心,或者利用自己的情緒來轉換一下,還有的人,就希望跟一些正能量的人多多溝通,調節自己的情緒,去除自己內心那些悲傷的傳染。
在心理學上面也講,人在內心當中根植了一些法喜,比方說想到一些未來的幫助別人的事,想到了曾經別人幫助你的事情,你的面部肌肉,你笑一笑,而神經就會向你的大腦傳遞那種腦電波,那些信息,快樂的信息,讓你的心情會有特別好的感覺,所以我們學佛人就是這樣,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會忘記自己的煩惱,你會從別人身上得到法喜的,別人對你的尊敬,會造成你大腦神經的興奮,當你能夠幫助別人,別人感恩你的時候,你非常容易受到他感恩的傳染和影響,變得讓自己非常地幸福,所以能夠經常去幫助別人的人,他的內心非常幸福,我們說,彌勒佛他幫助了別人,他讓別人法喜充滿,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我們偉大佛陀的佛法的傳承,戒律,我們把它融合在一起,就成為了,你內心的一種深層次的正能量,所以師父希望你們好好地學佛修心,來改變自我,改變自己內心的那些愚癡,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我們學佛要用心,要遠離顛倒夢想,實實在在地活在當下,放下自己過多的貪瞋癡慢疑,這樣你才能像花朵一樣,在自己內心生出蓮花般的正能量,去除內心的負能量,我們才能走出低谷,迎來美好的明天。
好,下面跟大家講一個故事,佛陀有一次,回故鄉迦毗羅衛城遊化的時候,就是度化眾生,暫時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樹園中,佛陀住在那裡,佛陀的堂弟摩訶男居士,他就在這一天來禮見佛陀,禮見佛陀就是看見佛陀行禮,然後見佛陀,他對佛陀說,世尊,現在我們迦毗羅衛城這個地方,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而繁華,我每天在這裡進進出出,身旁常有狂奔的象,馬,還有橫衝直撞的人,那些車從你身邊擦身而過,我常在想,不知哪一天,就會被這些狂奔的動物或者車撞死,而死前又倉惶地忘失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所以我擔心,像這樣的死法,我不知道下一輩子會淪落到哪一道,會出生到什麼地方,佛陀就跟他講了,摩訶男,你不必害怕,你死後會出生到好的地方,你不會淪落到三惡道去,也不會有不好的報應,這就像一棵大樹,從幼苗的時候它如果就傾向東方生長,繼續長大的時候,還是一直朝着東方傾斜地生長,那麼如果是有人一斧子砍斷了這棵樹,那麼這棵樹,你覺得它會朝哪個方向倒下呢,世尊,那當然是朝東方倒下嘍,摩訶男,你也一樣,就像有人將裝滿酥油的瓶子,丟進深水池裡,瓶子當然會沉入水底,但那瓶中的酥油終究會浮出水面一樣,摩訶男,你長久以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死後你即使身體被火化了,或者你的身體被棄之於墳場,任由烏鴉,鷹鷲,野狗,土狼的啃食,風吹日曬雨淋,久而久之你的身體可能就化為灰塵了,但心靈因為你是經過長期的薰陶,所建立起堅固的信仰,和你的戒行,聞思,布施,智慧,它就會引領你的心識昇華,向於安樂美好之處飛去,對於結果我們不要去執著,我們才能真正領悟到佛法的真諦。
佛陀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現象,那就是一個現象,我們要明白宇宙它是一個整體,這個宇宙它是非常地豐富的,它蘊含着無量的生機,我們人今天肉身終究會壞,但是我們心靈的境界不會壞,我們從小做好人做好事,我們最後一定到好的地方去,就像一棵樹一樣,你從小往東面長,即使倒下了它也是往東面倒,我們修行就是要嚴格地,把自己的菩提心給修出來,就是要把自己,阿摩羅識的第九意識的佛性給找到,契合於我們八識田中的各個心念,這樣你才能和佛合一,這樣的話你才能擁有菩薩的智慧,永遠不離開菩薩的佛道,希望大家從這個故事當中就應該明白,我們人只要用心,只要好好地努力,一定會有超出的一天,佛不遠人,而人遠佛,佛沒有離開我們,只是我們人去離開了佛,佛菩薩天天讓我們即心即佛,你的心像佛,佛就在你心上,你做的行為像佛,佛就在你的身上,你的語言像佛,佛就在你的口中,因為我們人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方向,而自己不知道,而人就是遠佛了,所以很多人就找不到佛,學佛要見性,你不見性者,你不會相信佛陀,若見性者,視之為佛,所以當我們理解佛法,我們認識了佛法之後,我們才能信入,我們才能走出人間的紅塵,進入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之道,,好,今天跟大家《白話佛法》就說到這裡,我們下次節目再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