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講述
好,今天繼續跟大家講我們的《白話佛法》。實際上人的一生應該解脫,而不應該執著,因為執著會讓你一生走錯很多的路,最主要它會漏掉你本來的善終,和你的善緣,你想想看,一個人非常執著,他很快地把他的緣分就破壞掉了,別人本來跟他很好的,他就堅持 我一定要這樣,他很執著,時間長了,他慧命也被他自己害掉了,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什麼事情都要想到,我心中有六賊,而這個六賊是傷害我最重要的,一個基本的基礎,因為這些六賊,它會讓我的佛性失去,每一個人都要把自己心中,不要攝入太多的貪心和物質,因為你的心中,攝入了太多的貪心和物質,那麼你業障的來源就開始了。
很多人說,為什麼你有業障 他沒有,實際上業障就是因為,你攝入了太多的外塵的東西,感情上放不下,恨別人 忌妒心,其實基本上的業障,都是從這六個管道中來的,所以我們說怎麼樣來管好,自己的心中的這六個門,意念不要去戀物,這個世界上很多的東西很好,哎呀 我喜歡這個房子 車子,什麼東西,不要攝入太多的戀物 叫意不戀物,鼻子不要去妄吸,也就是說鼻子不要去隨隨便便地,去聞那些不該聞的東西,我們說一聞到香的,馬上就是忘乎所以了,有的時候聞到那種他認為這種肉的香,烤野味 他就,鼻不能妄吸,口不能貪食,嘴巴不能貪食物,因為很多時候你吃一點點沒關係,你吃得太多了,你貪食物貪得多了,那你慢慢地就會什麼都要,什麼都不肯捨,什麼都要吃,越吃越多,人管不住自己,所以人家說病從口入 禍從口出,就是一個口,六賊即空,你基本上要懂得這些事情之後,你要把自己心中的六個賊,眼耳鼻舌身意,好好地管好,你就慢慢地六賊即空 五蘊自明,你的五蘊,我們心經當中說,照見五蘊皆空。
你怎麼樣把五蘊照空呢,實際上 五蘊要自己能夠明白,我自己明白,我完全看穿了 看破了,你這個人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了,受想行識,那些感受 那些思維 思想,那些行為 那些意識,這個受想行識要如鏡如行,像感覺到這些東西,都是像鏡子裡照過的時候有,離開鏡子裡你就找不到了,所以過去有人經常拿鏡子來說,心要明如鏡,實際上你的心照見了好的,那你心中就存在好的,照見了惡的你心中就有惡的,那麼你現在如鏡如行 五蘊自明,什麼意思,你的心要像鏡子一樣,照過了之後它就沒了,等你再去看鏡子的時候,又換了一個人了,不是你了,你的思維,受想行識 全部都是如夢幻泡影,所以五蘊自明,講的又是要懂得你的蘊怎麼會明白的,那麼你精氣神要上下流通。
我們說一個人的精神要好,氣就是你一生很重要的一個能量場,一個人有氣,正能量的浩然正氣,你這個人什麼都敢做,身體好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看得到前途的時候,你特別開心,因為你這一股浩然正氣,在上下都在竄,在你身體上 一股浩然正氣,那麼這樣的話 你就可以常養定慧。其實菩薩讓我們常養定慧是什麼意思,就是讓我們經常要好好地保養,好好地有修養,好好地養著自己的定和慧,因為任何人只要有定了,他慢慢才會有慧,當一個人心定得下來,他一定會有智慧產生,你看看很多人定不下來的,天天心不定,他哪來的智慧,心靜如水 定當解脫,所以佛法界經常說,你定當解脫,你這個人一定能解脫的,因為你心靜如水,師父經常跟大家講,為什麼水特別好,水清澈無比 乾淨 對不對,又安靜 又乾淨。
希望大家心中要,學佛要像如水般清淨,所以乾淨的人,他在自己的本性當中就會慢慢地空,在性空當中,在性空當中活著的人,那他就是沒有雜念的,無雜念的 很乾淨,所以學佛人經常講,為什麼叫性空,本性要空,不要有雜念,不要想得太多,你想得太多的話,你自己給自己帶來很多煩惱,你什麼都想不通,你本性不會空的,所以在性空當中,你慢慢地定下來,最後連境界都沒有了,你哪來的名相,你哪來的人間這麼多雜念和名相,你名相住都住不住了,你到最後連寂滅都沒有了,你都不要滅度,你自己心中完全解脫了,你的一種內心的境界,也變成亦非境界了,它已經不是境界了,你本身有這個境界,你說你還要去跟人家解釋,我有這個境界嗎。舉個簡單例子,人家在爭吵,你在邊上不跟別人爭吵,你還要去跟人家解釋,你看 我沒跟你們吵,你們在吵架,你看 我沒參與,已經到了完全進入了這個境界當中,所以寂滅都沒有了,這個名相都住不住了,不住了 不住相了,所以你說 我今天在弘法,我在弘法,我還住相,我今天已經不住相弘法,我說了 我就在弘法啊,我沒感覺我是在弘法,而是我已經在弘法了,所以要空觀出人間無常。
空觀是什麼意思,看出來人間無常的,有什麼面子,人生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很簡單的人間的東西,你要看到用空性來空觀出人間無常,這個世界哪一樣東西是有常的,你們看我們小時候的面子,現在沒有了,我們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當時臉紅了,覺得很難過的事情,過一會兒就忘了 就沒了,它是空觀之後人間一切無常,你才能體悟出人生如夢幻泡影的真諦。
所以為什麼《金剛經》說,如夢幻泡影,一個泡 燈光照出來像影子一樣,如夢幻泡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真正能夠悟出佛性的人,他在人間就像我們濟公活佛一樣,走走走 逍遙地走走走,他把人間一切看得都是空的,他有什麼煩惱,你看看我們人多可憐,看見就是煩惱,看這個臉相就是一個苦相,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放下。所以想一想,人時刻就是因為想不通和煩惱,和自己的人生的面子,如夢幻般的泡影的這個人生,他還在鑽在裡邊出不來,你哪能找到真諦啊。
佛法說 人間的真諦就是苦空無常,一切都會變的,你為什麼在一個沒有變的時候,你為什麼去執著地以為它不變呢,它一定會變化,所以師父告訴大家,修行人的出離心非常重要,一定要堅固,就是我今天修出離心的,我不在乎人間一切,我什麼都放得下,不要說幾句話了,再被人家誹謗,被人家怎麼樣忌妒,一切如如不動,自然堅固的道心,就擁有修行人的出離心,因為我不想在人間長久地跟別人糾纏,我在人間只是短短的一生,想尋求一個真理,來找到回天之路,來找到怎麼樣做菩薩,來救度眾生的一個方法,你用這種心,你才能心胸寬廣,什麼都不在意,什麼都放得下,心胸自然寬廣,所以很多人不懂,經常說,哎呀 我心胸為什麼這麼狹小,因為你沒有懂得什麼叫真諦,這個真諦一定要理解,眼光要遠大,要看到未來,眼前那點利益,眼前那一點名利,眼前的一個面子,能夠給你造成多大的傷害,那就是說明你心有多大,沒有給你造成傷害,說明你的心非常地像大海般地寬廣,如果給你一點點事,一句話 一個動作,就給你造成了傷害,說明你的心還不夠寬廣,所以人生觀要改變。
我們人生到底怎麼來看它,叫觀 就是看,我們怎麼樣來看人生,就是人生觀,人生觀要改變它 要看破,一切都是無常的,為什麼不看破它,不要被茫茫的紅塵所困所累,你看看我們人一生,為了一個面子,為了一個名啊利啊,為了一個著相,我一定要,我這句話面子沒有了,哎呀 我當了這麼多人的面,我失去了很大的面子,哎呀 我是一個老學佛人,沒有,這一切如夢幻泡影,記住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個小時之後,可能你早就想通了,如果你一個月都想不通,說明你非常地執著,所以不要被滾滾的紅塵裡邊的,五濁惡世所累及 所困,一切名利得失,一定要把它淡然 消掉,什麼名 什麼利,什麼得到了 什麼失去了,我們得到了多少 我們最後都失去了,我們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們得到了 我們又失去了,名和利都會走的。利 比方說有錢 有房子 有汽車,都會慢慢地沒有的 對不對,名 你今天做會長了,做董事長了,或者做老闆了,你一改選 你就沒了,所以一切要把它看得淡然一點,就像我們吃飯一樣,淡一點 你可以吃飯,你太鹹了 你吃不下去,人間紛爭的煩惱,那就是過眼雲煙。 你想想看,人間哪有紛爭的煩惱,我們小時候有很多同學吵架,有很多小朋友喜歡見了就吵架,現在想想我們多麼地可笑,我們學佛之後 我們才知道,這一切簡直就是,根本就是不應該記在心中,不應該當時去爭吵的那種無稽之談,現在講起來都覺得,哎呀 非常慚愧,當然人不能說一生出來就能有覺悟的,他還是有個過程的,所以修行的品質 那是很重要,什麼叫修行的品質,一個人修行有品質的,這個人修行了,你的質量好不好,你的品行端正不端正,如果這個人品行好 質量很認真,那麼叫精進,那麼這個人的修行的品質就好,如果這個人馬馬虎虎念經,就像隨便念念經,有口無心地這麼去念,你說說看 他這個品質會好嗎,哎呀 我在家裡念經的,我在家裡燒香的,然後跑到外面照樣我行我素,照樣自己做自己的,那麼家裡是家裡修心的一套,到單位裡 到外面,還是他自己的一套,那這種人的修心的品質就低下,所以你沒有辦法接近菩提,你怎麼能接近菩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