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物华天宝的海上明珠马来西亚,是美丽的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共生共存的国家,古今文明昌盛,传统文化相承,人民福泽深厚。
应大马广大信众的盛情启请,澳洲华人佛教协会弘法团在结束9月欧洲两地法会后不久再次启程,飞越6000多公里莅临马来西亚,于10月18日上午抵达首都吉隆坡国际机场。本次中华文化马来之行备受各界瞩目,卢军宏会长和弘法团一行受到了各国信众和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大乘佛法两千年里在中华本土不断发扬光大,被誉为佛教的第二故乡,并在漫长的民间交往和民族迁移中广泛地影响了东亚和南亚地区,近代沿海居民数次下南洋的大潮,又把本土文化和信仰带到了新的海外聚居地生根壮大,尤其是作为移民首选地的新马等国。19世纪起,很多华人华商为建立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投入了毕生精力,承担起了延续中华文化命脉的责任。在先贤们的努力下,中华文化和睦包容的核心基因不仅造就了数百年华社的生存崛起,还与各族人民和不同信仰一起共建了举世闻名的多元文化之国,儒家与佛教的传统在大马华人中有着长久深入的影响。
今年的中华文化演讲活动在太子世贸中心举行,四天里分别举办免费结缘品开光、世界佛友见面会、公众弘法演讲、海外弟子拜师仪式、弟子开示等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们已分批先期到达并进行了海上大放生,18日起机场航站楼、大巴站和通往法会会场的各主要交通路口,都有身着统一红色义工服的人员接待指引,保洁、搬运、结缘、咨询、接送、医务等义工组高效运作,井然有序。尽管当地天气炎热,但义工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专注周到的服务赢得一片赞叹。在追求生命觉醒和解脱的同时,给更多的人创造走向觉醒的因缘,菩提心就在服务大众的修行之路上焕发光彩。
卢军宏会长抵达吉隆坡后心系众生,不顾调节南北半球时差的疲惫,当日晚便赶往法会会场举行了世界佛友见面会。澳华佛协的弘法活动与大马结下善缘已近十年,更有周边地区的许多人每年携家带口远道前来听讲。近距离的交流互动如故友相见,平易精彩的佛法开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卢军宏会长希望大家学习佛法的智慧跳出心灵牢笼,在人间烦恼中真诚忏悔消业,拥有成熟平衡的心智,深信因果,摆脱六道羁绊,时刻反省自己,找到转烦恼为菩提的解脱之路,才能对过去无悔、现在无怨、未来无忧。同时指出,普通人孜孜以求的名利钱财其实都是无常人生的附属品,而学佛人要内修慈悲,外修境界,有“八风吹不动”的定力,懂得以佛法指导人生进退,随缘努力胸怀坦荡,首先应在社会上成为堪当表率的人间菩萨。
马来西亚堪称世界上中华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国家,尤其在以多民族共生、多文化共存而著称的环境下更显难能可贵。尽管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大马华人从族源地带来的文化与当地各族有了相互吸收和交融的成分,新生代华人也对故土日益陌生,但华社成员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待人处世之道依然保存著浓重的中华色彩,在由华侨社会转向公民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安身立命、脱颖而出的根本保障,并在多元文化各呈异彩中促进了多民族合力同心,共建“一个马来西亚”的美好前景,中华文化的广宣流布因此受到了大马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欢迎。
中华文化在大马的大范围弘扬,也是在这个著名的“世界宗教博物馆”与各文明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儒家和佛教中大量普遍性的理论原则、道德箴言、辩证思想其实与各宗教相通相应,都反映了人们对此岸和彼岸的高度关注和改善愿望。马中民间同根文化历史悠长,大乘佛教务实事、重实用、戒空谈、主张经世致用的重要传统,也与各宗教主张深入社会、改善世界的观点相契。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结合华人文化,观照众生根机与因缘,以如理契机的诠释将佛法的弘扬与文明互鉴相结合,因而缁素同钦、中外共仰。
佛教思想在海外华社广受欢迎的现状,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佛教核心思想、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三者的高度契合。历史上佛教对亚洲各国的和平传播,提供了一种不同文明共存共容的有效实践途径,普利众生的慈悲精神和开放胸襟为化解民族间的矛盾误解提供了宝贵经验。
愿一切众生都能领悟佛法的真义,一切世间法便都将圆融无碍。不同的文化与宗教在“智慧、中道、包容”的精神指引之下,达成和谐相处、共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