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懂得克服逆境,學佛不要停。今天有一點逆境來了,明天又有一點煩惱來了,我就更要好好地修持。每一天、每一時,我學佛快快樂樂,擁有佛性,增長智慧,我把每一個逆境都作為增上緣,就是增加我上進的一種源泉。越有困難,麻煩越多,矛盾越多,我的智慧就能夠開發得越多。佛法界有一句話叫“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有煩惱了,你才會滋生出智慧來克服它,你沒有煩惱,你就爬不過這座山,越不過這個坎。師父希望大家要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時候認為,我們離什麼事情都很遠,實際上,無論是生與死的距離,其實時間都很短,有時我們經常覺得生在這個世界上,離死還遠著呢,人就在懈怠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師父剛剛接到一位法師打來的長途電話,法師說他一路上都在思考,在回想這幾天在觀音堂的事情,感悟很多,觸動很深,跟師父講了很多,很不捨得師父, 他能感受到什麼是真正地對他關心,什麼是真正地使他開悟,這是由心來理解的。剛剛還在一起,第二天又離開了,天各一方,我們人不追求距離的遠近,實際上, 我們經常以為佛離我們很遠,其實佛就在我們的身邊啊。我們一直不知道,佛在愛我們,佛天天在幫助我們,連一個小小的事情,佛都是在這麼關心著我們。
很多信佛的人,一直盼望著佛菩薩能夠出來救我們眾生,但又不相信佛菩薩會救我們,這就是人的迷惑,他才會顛倒,所以,迷惑和顛倒是放在一起的。一個人只要迷惑了,接下來,他一定會做錯事情,就是顛倒了,懷疑菩薩靈不靈。有時候,他也會用一些佛教的言論跟你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不知怎麼修,不知怎麼學。實際上,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你又怎麼能夠拿佛菩薩的經典來實踐呢?不能拿佛菩薩的經典斷章取義,要懂得佛和佛性經常出現在我們的 心中,不是在文字意義上的佛,也不是書籍和經典當中的佛。要知道,佛真正出現在你們的面前,就是你們的心佛。心中有佛,就是如是觀,你就擁有了心佛;心中有正佛,你就擁有了心佛。
我們一進入這個世界,就是進入紅塵,生老病死,財色名食睡,喜怒哀樂都是不長久的,必須要看破,必須要放下。我們生出來到人間是幻覺,等無常一到, 我們在人間的名聞利養全部都會化為烏有,所以,一定要在人間不執著。師父告訴你們一個好方法,不執著的人,不會產生怨恨心。一切隨緣生,學佛就是學純、 善、美,純潔、善良才能顯示出你的美麗。美並不需要理性,在心靈自由的時候,美就會自然地湧現出來。幫助人家的人,學佛的人,用不著你跟他說,他自然就會幫助人家,這是自然流露的美德。儒家講的仁義禮智信,也是美的基礎,而現代人的自私、貪婪、凶狠、奸詐和失信,實際上已促成了人類在無常的這個世界當中任意妄為,已經知情縱慾,已經離開了人本來就具有的仁者愛仁的原則,仁者愛仁,就是佛法界所講的慈悲的表現。正義者是忍,一個人如果說我是很正義的佛,我學佛很正,這個人一定是能夠忍耐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夠忍耐,經常跟人家爭吵,指著人家鼻子罵,這種人實際上不能成為佛,這種人絕對不是正信的。
我們要不想自己,只想著眾生,我們不要只想自己,我們要懂得只有為了眾生而做任何事情。君子不可取不義之財,學佛人就是利生之基啊,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學佛的人,如果你是正的,你絕對不會亂來,不會拿那些不義之財,這實際上是學佛人的利生之基,你要做一個人,首先你要懂得,你不能拿人家的不義之財,這是你做人的一個基本點,所以叫利生。人的一生很短暫,名和利瞬間就消失,我們得了人身,我們放縱犯戒,不知悔改,命中隨業輪迴不斷。想一想,我們是不是這樣輪迴啊,今天吃了這個苦,明天還會吃這個苦,後天還會吃這個苦,就是因為在輪迴當中。我們不知悔改,不知悔改的人,就是不知道超生出苦。一個不肯改正自己身上毛病的人,實際上這個人就是不想有幸福,就是永遠在痛苦當中活著,正因為痛苦折磨,所以這個人不開悟,才不肯改他的毛病。師父為什麼對弟子這麼嚴格,就是要你們改毛病,天天要改,你們就不會沈迷在痛苦之中。有人得了人身,一生在尋找著解脫之命、解脫之道,但是人生苦短,還沒有找到解脫的法門, 又開始輪迴不休。想一想,時光短暫,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
接下來,師父跟大家講皈依的事情。因為很多人問心靈法門皈依的事情,實際上在家居士可以先做自性皈依,叫自皈依。皈依佛就是皈依覺,因為佛是覺悟的,所以皈依佛,你就是覺悟人,佛是覺者。皈依法,就是皈依正,正是什麼?因為佛法是正法。皈依僧是什麼呢?因為我們還不是僧人,我們就是皈依自性乾淨、 清靜。學佛的三皈依,就是我們居士應該知道的覺、正、淨。所以,皈依自性的佛性,就是自皈依。因為每個人都具有佛性,佛陀說,天地人之間,人人具有佛性, 這個就是懂得佛性。我們來到人間,應該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什麼意思呢?我們人來到人間,我們沒有沾染到人間的習氣和污染,我們就是不見相而見,不來相而來。我們來到了人間,我們沒有看見那些污垢的東西,我們來到人間,我們像沒有來過一樣,似來非來,非來無來,這就是不見相而相,在人間看到的人間的物質,我們猶如沒有看見。我們來到了人間,我們等於沒有來過,我們去到了什麼地方,我們等於沒有去過,因為它都是幻覺,哪有什麼來啊?你來到哪裡了?因為你已經回去了,你就無來,對不對?因為你沒有來過,你就不存在要回去,你因為回去過,或現在你已經回去了,那你等於沒有來,實際上,這個就是告訴你們一個理念,人生就是一個“空”字。
學佛人天天說放下、要空,師父為什麼要告訴你們這兩句話呢?就是讓你們要懂得什麼叫真正的空。一念思此,就是斷啊,就是想到,哎,人是空的,你就開始有斬斷煩惱的法寶了。如果你腦子裡想到,這個世界的一切來去無常皆是空,你就心中有斷意,就是斷煩惱的意念開始擁有了。有中似無,無中又有,就是斷絕兩邊的有和無,什麼意思呢?就是左邊是有,右邊是無,那麼這個有和無的關係是,有了就會沒有,沒有了就會有,有中似無,無中又似有,這就是空。有了會沒有, 沒有了又會有,即空悟了法。我能夠想得通,想得明白,我就是開悟,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就是悟空。你 們天天說孫悟空,你們還不知道這個法意就是悟空啊,叫他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