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0日講述

好,今天我們繼續講《白話佛法》。

上次我們講到十善,今天我們繼續講哪十惡:所謂的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嫉妒、恚害、心懷邪見,實際上這就是大家所經常熟悉的。殺、盜、淫、妄言(就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就是挑撥離間),嫉妒、瞋恚(就是恨),然後就是心懷邪見。對人家懷有不好的想法,其實這也是有罪的,人家很好,你把人家想成不好的,這個邪見,那麼你已經是犯罪了。所以大家根本過去不了解,以為“我對他有看法”,如果這個看法是正確的,那你就沒有犯邪見;如果你今天對別人的看法是錯的,那你就傷害別人,那你就是犯了邪見。

殺生的業報就是給人家以短命,所以你去看,有些人活得很短,他上一輩子的殺業,或者加上這一輩子的殺業,他的命就特別地短。所以以後你們只要看見有人很年輕地就走了,那他一定是有殺業,因為這個是招感壽命極短之果。

如果你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的話,就拿別人的東西,是屬於竊取,就是偷盜。你偷盜的話,這個報應是什麼你們知道嗎?貧賤,一生貧賤之報,一生窮,想發點財都發不了。所以你們看有些同學,小孩子的時候,從小就喜歡偷人家東西,鉛筆,很小的吧?弄塊橡皮,看看人家包裡有什麼東西,偷一個捲尺,你要知道你到大起來,你什麼事情都不順利,什麼財都發不了,就是這種果報。所以不能竊取他人的財物,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的事情,你不能去做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淫欲熾盛為因,如果你今天淫亂,整天是好色之徒,然後因為你的淫欲非常地慾望非常地強,叫熾盛,非常強,你會導致你喜歡的人(或者你的配偶、或者你的朋友)對你不忠。所以你去看好了,整天思想當中有淫欲的人,他的伴侶、配偶還有他的朋友,對他都不會很忠誠的。而且沒有那種貞潔的思維,他一定會出偏差的。

還有一個,喜歡說妄語的人,整天地撒謊的人,你去看好了,他除了別人憎惡他,還有一種報應是身體上的報應。菩薩說,這種報應就是你的口臭,口氣是臭穢,也就是說長年地臭,人家說你的口臭,有時候腸胃不好了,牙沒好好刷,這會有一點,但是它是一直的,你就要當心了,這就是有問題了。

還有經常說綺語,不正常的語言,亂講,你生長在這個地方,它的土地不平整,它土地不平整的話,就會讓你的心態會受到影響,那麼這種地方一般地不會很富有。

由於兩舌的業因,一個人如果兩舌了,舌頭兩邊挑撥離間,導致你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煩惱,都會有荊棘,也就是說會有阻礙。舉個簡單例子,你經常挑撥離間的人,你說你在單位裡你會沒有阻礙嗎?你會沒有煩惱嗎?別人會看不出來嗎?所以很傻的,你看,挑撥離間到了最後,被人家發現了,還是你自己吃虧。所以不能挑撥離間的。

那麼惡口,就罵人了,你罵人的緣由,就是人與人之間,因為語言還有概念思維的不同,沒有良好的善良的溝通。所以你去看惡口的人,這種人他碰不到別人理解他的,整天嘴巴喜歡罵人的人,他碰不到良師益友。你想想看是不是這樣?如果一個人整天罵人,人家說動不動不講道理,哪會有好好的人跟他交朋友?

還有一個,嫉妒心重的人,你記住了,嫉妒心重的人,他會導致他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圓滿的果實,從過去農村裡來講,你不會五穀豐收的,你這種心態不會全方面豐收的。比方說你家裡種了玉米,又種了稻穀,又種了蔬菜,它不會全部都豐收的,總是有一兩種得不到豐收。那麼從現在的話來講,嫉妒別人的人不會得到圓滿的一個成果。

瞋恚心,恨別人,會形成你腦子裡那種惱怒的概念和惡念。因為你恨了,你會惱怒,然後你越恨,周圍的環境越糟糕,越糟糕你越恨,恨到後來,你周圍的環境就是造成你沒有一件事情能夠順利的原因。所以師父跟你們講,經常去恨別人的人,周圍的環境,不要講的,一定不會好的。

邪見的果報,除了師父剛才跟大家講邪知邪見、不正念、不正見,其實這個邪知邪見的人到了以後晚年,他會自然生於八大地獄之中,就是長年累月地邪知邪見、不正見的話,他會到地獄去的。所以你們大家想一想,邪知邪見那是多麼地可怕。就是明明這個人是好人,你把他看成壞人;明明這個人是壞人,你把他說成好人,就是這樣。對一個佛法的理解,明明別人說的是正的,你把它歪過來講。師父舉個例子好嗎?你們可能就更有體會了。你去勸人家吃素,不要殺生,他說:“植物有沒有生命?”“有啊,植物也有生命啊。”“那你植物也……青菜蘿蔔你不要吃好了,它們也痛的,你為什麼殺了它們,吃它們的?”這種就叫邪知邪見,這種人用這種語言來抵擋正知正見,他要下地獄的,找出來的理由不存在的,或者就是說用另外一個概念的來取代一個、批駁一個正念,他就是下地獄的見。因為他本身就是完全是顛倒黑白。

所以眾生因為造作剛剛師父講的這十惡業……造作是什麼?已經做了很多了。剛剛師父說的十惡業裡邊,你們是不是造了很多,導致了所生之處環境惡劣?你們想一想,你們嫉妒別人,瞋恨別人,惡口,兩舌,你說你這個環境能對你好嗎?你造了這麼多的業,別人會喜歡你嗎?你到哪裡,別人唾棄你到哪裡。所以造了這十惡業,你的環境一定惡劣,所以你就天天過的不稱心如意的日子。更何況每個人還有色身所招感的惡報,對不對?你想想看,你身體上還有很多不舒服呢,你說“我沒有貪瞋癡”,比方說“我沒有瞋恨,但是為什麼身體也會痛?”那就是色身所招感的惡報,那麼就是說你上輩子曾經做過的不良不好的惡報。所以佛陀就跟大家講:“比丘們,應當捨離十惡之法,修行十善法。”大家聽到佛陀講這麼親切的語言,非常地感動。這些雖然是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實際上每個人都要遵從。我們說,一個人的毛病是從小而養成的,一個人的善良也是從微小的每一個事情所養成的,所以要從小就開始好好地讓他們學習。當時比丘們聽聞佛陀講了這個開示之後,個個法喜充滿。

剛剛跟大家講,講了十惡,上次講了十善,還有十念。今天剛剛跟大家講的,在佛經《四十二章經》文當中曾經講:“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就是什麼意思?剛剛以上講的十件事情,如這是不順著聖道的,是不順聖道的……什麼叫聖道,什麼叫聖人?你們知道什麼叫聖?你看古時候那個文字,這個“聖”,你看看,左邊一個耳朵,右面一個口,如果你聽好的、說好的,你就是從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當中得到了一個“王”,你就是聖人——左邊一個耳朵,右邊一個口,下面一個王,就是繁體字的一個聖人的“聖”。所以人跟人不一樣,就是你聽到的和說出來的跟別人不一樣,就是人的王,我們說人中的王。所以要懂得,“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故名是十惡法,就是十惡行。“是惡若止”,如果你把這個十個惡的全部停止了,不去運作了,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就是十善行。所以十惡行、十善行,其實你只要把惡止住了,你就是十善人,就是聖人。

我們修行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師父以後要考試,修行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就是要契入菩提涅槃。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有智慧,要懂得無我,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人相,無我相,也就是要懂得涅槃,就是徹悟。所以你在人間,你不能理解人間來的目的和徹底的覺悟,你不可能在人間做好每一件細小的事情。你看造房子,每一塊磚都不能砌歪的,因為你哪一塊磚砌得歪了,你這個房子造到很高就會倒下來。所以佛教界經常講一句“萬丈高樓平地起”,你們今天能夠到天上去,以後能夠修成正等正覺或者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靠你們現在的一言一行來達到菩薩的,奉行十善、不造十惡為根基。

所以十惡和十善,對我們人來講是多麼地不容易啊。看起來誰都會講不要偷,“我又不偷”,隨便不跟人家講,把人家東西拿了,是不是叫偷盜?你沒感覺啊。隨隨便便挑撥離間,你能修成佛嗎?你兩舌呢?你罵人呢?你諷刺別人呢?你綺語了……你所有的這一切身口意全要像佛一樣。所以要覺照,時時刻刻地覺照——要覺悟和照見自己。照見什麼?照見五蘊皆空,不要有不好的想念,不要有各種不好的念頭在心中,要反省,要檢討,要反省自己,檢討自己,時時刻刻地不讓任何的雜念殘渣餘孽,留在你的身上和心中,你將清淨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