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3日 講述
好 今天師父繼續跟大家,講《白話佛法》。
其實學佛學到後來就是一個境界,因為境界你是看不見 摸不著的,但是在你處理事情上,在你說什麼話,一句話講出來,別人就知道你境界高和低了,所以有些人一出口,人家就看不起你了,因為你是自私的,所以別人就看不起你,境界高的人總是為別人想,所以境界高,境界的提升會讓你謹守口業,所以很多人知道自己境界還不高,講話就特別當心,在中華傳統文化當中講到,就是禍從口出 病從口入,實際上就是謹守自己的口業,不要亂講話,你不講話 別人不知道你是什麼境界,一開口 境界馬上就掉下去了,所以為什麼很多學佛人學到後來,越來越怕講話。
所以學佛人,我們以後對那些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隨便說,禍從口出,如果你隨便說話,你會讓別人感覺到,你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活得很痛苦,因為別人都不相信他,他說什麼話別人都不相信他,因為你不值得別人的信任,一個人說話代表你的境界,可靠的話 有把握的話才說,不可靠 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說,謹言慎行,這就是我們學佛人應守的口戒,因為口戒你戒不掉,你的口業就來了,所以要學會要福慧雙修,因為要守住口業要有境界,你要有福氣 要有智慧,你這個人沒有福氣,你不能碰到高僧大德,你不能碰到好人,如果你這個人能夠懂得,我惜福 珍惜自己的福分,然後我慢慢地就會擁有智慧,當你有智慧的時候,你就慢慢地會提高自己的境界。
那麼很多弟子會問師父,師父 我們的智慧從哪裡來。師父告訴大家,布施中來,你喜歡語言布施嗎,喜歡財布施 法布施 無畏布施嗎,你願意撥出你寶貴的時間,來幫助別人嗎,如果你願意的話,你這個人就有智慧,你就是廣結善緣,因為幫助別人可以提高自己,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你對這個問題就了解了,師父曾經跟你們講過,我認識一個當年到澳洲來的同學,她就很願意幫助別人,她當時來到澳洲的時候,她也沒結婚 也沒孩子,她就經常幫鄰居,幫住在一起的同事的小朋友,就專門幫他們找,他們的孩子,哪個精英學校 哪個地區什麼什麼,結果等到她結婚她自己生孩子,她都懂了,所以幫助別人 增加自己的智慧,要視眾生為親人,把別人看成親人,你接個電話,都會把你的聲音變得這麼美,你看看我們現在很多人接電話,喂 你好,講話就像 根本不像對親人一樣,很多人對自己的父母親講話,都是很粗糙的,所以這種語言代表你的境界,有修養的人怎麼會這麼講話,對別人善了 你就有福氣了,你對別人善良 你一定會有福氣,你對別人很噁 你會丟失你的福氣,所以智慧從戒中來,智慧哪裡來的 守戒啊,一個人有智慧 別人尊重你,你的境界就被人家看上去很高,因為你守戒 你不亂講話,不亂做任何不應該做的行為。然後腦子想的都是應該想的事情,而且守戒 守口,那麼你就擁有了身心無障,慧自然就來了,你的心中沒有障礙了,你們想想看,你不懂的事情你不說,你講出來的都是懂的,那麼是不是得到別人信任,那很多人為什麼會被人家看不起,就是不懂裝懂,隔行如隔山,你想想看,如果你是搞這個專業的,比方說你是搞電腦專業的,別人不懂 說 哎 我懂 一弄 ,你馬上邊上一看就知道,如果你今天是個唱歌的,你說 我很會唱,你跑上去一唱 五音不全的,別人馬上就聽出來了,這就是你不懂裝懂之後,讓別人看低你,境界就掉下來了,所以永遠不講自己不懂的事情,永遠要守戒,你這個人境界就提高,你智慧就會來了。
所以很有智慧的人,我從小就聽很多有智慧的人講,就是說你永遠跟別人講話的時候,要談自己懂的,如果自己不懂的話,你不要去跟人家談這個話題,那麼人家說,那你(在)邊上像傻瓜一樣,別人談的話題你都不懂,那你不是不能在同學當中,擁有一定的凝聚性了嗎,是啊,你可以慢慢把話題轉過來,轉到你熟悉的話題 然後你再發揮,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你不懂的事情不說,你懂的事情你說了很多,那麼別人就覺得你都懂了,實際上 當然你還是不是全部都懂,但是至少讓別人能夠看得起你,不是個亂說的人,我們很多人活在世界上不會做人,不該講的亂講,不該做的亂做,不該想的亂想,然後看別人都不順眼,這樣的話就慢慢地造成無事生非,你們想想 人跟人的接觸,你心裡想什麼,你的眼睛裡會看得出來的,你覺得大家對你好,你會眼睛裡充滿著喜悅 感動,如果你今天感覺大家都在諷刺你,對你不好,用另外一隻眼睛在看你,你自己心中就會馬上產生煩惱,憂鬱 難受,沒有事情,你的眼睛就會產生很多的異樣的感覺,讓人家感覺你對人家不好,其實人家沒有這個想法,大家都忙大家的事情,誰專門來對你特別照顧,除非跟你特別好的,人現在都是這樣,所以師父跟你們說,不要隨便地在人間猜測,猜測就是去經常懷疑,你是不是這樣,你是不是背後捉弄我,或者怎麼樣,編造沒有的事情,這樣的話你會給自己找麻煩,佛友會覺得你這個人非常地多疑,人家不願意跟你說真心話,相反的話 你不去猜測別人,講話實實在在,別人會覺得你很成熟 很有修養,講出來的話頭頭是道,懂的事情多講一點,實際上他不可能什麼都懂的,這個就是師父跟你們說,一個修行人,如果脫離了一種人間的低級趣味,也就是說不要去整天地,看著周圍的環境而生活,不要去整天地隨著別人的心情而活著,那你就是脫離了人世間的低級趣味,你為什麼老覺得別人在想你不好,別人在說你不好,別人在做一些動作對你不好,過去有人說過笑話,說在飯店(餐廳)裡,哪個員工如果把一個盤子打破了,或者把一個調羹打碎了,就是說馬上這個superviser,就是那個管理人員,就會覺得他今天跟我鬧意見了,有看法了 有想法了,因為這種做領導的人他特別敏感,他總是感覺別人對他有意見,因為他做出來的事情並不是如理如法,所以他就會感覺別人對他不好,這就是他自己心中,沒有脫離了那種低級的想法,其實低級趣味就是低級的想法,那麼就是 你就是凡人,反之 如果你好好地修心學佛,你就是聖人。
好 今天師父跟大家講一講福報,我上次答應大家 跟大家講福報,真正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福報是什麼,我們每天都講 你這個人有福報,對不對,真正的福報是什麼,用佛法界講福報叫清淨無為,一個人清淨了 心要淨 頭腦清,然後心中既無煩惱也沒有悲傷,既沒快樂也沒憂傷,清淨無為 很乾淨,沒有想法,這不就無得亦無失嗎,沒有得到也沒失去,無得亦無失,我沒有快樂 我也沒有憂傷,因為快樂來了我沒感覺,所以我不會承受失去的憂傷,人家對你很好,你謝謝大家 謝謝別人,對不對,人家離你而去了 不理你了,你不會很憂傷的,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學佛人沒有悲傷 沒有煩惱,沒有憂傷 沒有快樂,就是無得亦無失,就是沒有什麼人家侮辱你,難受 活著痛苦,沒有什麼感覺到我非常榮耀,大家 你看都這麼對著我看,哎呀 你看 我多有感覺,你的心永遠是平靜的 非常平靜,師父經常跟你們說,過去心理學做過一個實驗,跟一個人講,你待會兒到公司裡開party(聚會),你看所有的人都會不理你的,都怪怪的,因為今天公司裡缺少一樣東西,他們大家都在說是你偷的,實際上這個做個實驗是心理學上的,根本是無中生有的一件事情,而這個人聽了這些話之後,當他走進了這個party(派對),走進了跟大家一起聚會的這個地方,他的眼神看別人 他自己怪怪的,所以別人看他都是怪怪的,所以他看到所有的人都對他怪怪的,實際上他不知道是因為他自己心中,人家說 有鬼了,你心中有芥蒂了,所以你讓別人產生芥蒂,最後他感覺別人,真的是這麼對他有意見了,這就是心理測驗,就這麼樣 人就是這樣,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有的時候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最後人家告訴你 根本沒這回事,測試你一下心理的,他看山還是山 看水還是水,就是人的心理在變化,感覺有人看不起我了,感覺有人嫌棄我了。
所以你的心就不能如如不動,真正的心能夠如如不動,你就是在享受天上給我們的福報,天天活得很開心 沒有煩惱,沒有憂傷 沒有榮譽 也沒有侮辱,你不就是福報嗎,平安不就是福嗎,所以為什麼叫平安就是福報,就是這個道理,跟大家講一講什麼叫清淨無為,清淨無為的福報,清淨無為就是清福 享清福,過去我們很多人活在這世界上,都說 你這個人要享清福了,你有福氣啊 享清福了,那麼師父告訴你們,你有福氣 福氣還要清,很多人有福氣 接下來就煩,對不對,你要清福是什麼,有些人的福氣,說 我要很多的福氣,財色名食睡,都是福氣,有了之後也開心,但是真正有福氣的人享清福,他希望有清福,
舉個簡單例子。你今天(工作)單位裡,做了某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你開心吧,回到家裡 你看 我做經理了,然後接下來煩惱一大堆 對不對,你看看 我很開心了 我終於如願了,我拿到了第一名,接下來大家都來找你,簽字 對不對,然後找你來贊助 找你來幹嘛,這個福氣不是清福,那麼今天跟大家講什麼叫清福,清福是有智慧的人才能享的,沒有智慧的人享不到清福,當一個人清閒的時候,心靜下來的時候,沒有罣礙的煩惱的時候,沒有感情的牽絆,沒有貸款的壓力,能夠在家裡一個人坐著,清清淡淡的,沒人來找 沒有煩惱 沒有憂傷,喝一杯茶 念念經,想著沒人搞你,沒有人忌妒你,這個世界上沒有誹謗你,這時候你就是享受著清福的福報,所以什麼叫清福,有的人說平安就是福,你說你還要什麼福氣,你以為得到了開心,師父舉個簡單例子,得到了 有一個人中彩了,中六合彩了 幾千萬,接下來孩子被人家綁架,最後他被人家綁架,你說他有福氣 有啊,有清福嗎 沒有,你能夠坐下來安安定定,沒人講你 沒人搞你,自己知道自己 我沒做錯 念念經。
一個人坐下來,這個世界都是我的,我清淨了 世界都靜下來了,這不是一花一世界嗎 對不對,你這就是你自己享受著清淨的環境,沒人騷擾,一個人打坐的時候不就是清福嗎,完全沒有電話,沒有人來跟你講話,沒有人來煩你,這個就是福報是非常大的。
網路講座 視頻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