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講述
好 我們今天繼續《白話佛法》。首先 師父跟大家講,我們想問題 一個人想問題,盡量地把問題往正面去想,往好的方向去想,你就會法喜充滿,因為很多人的痛苦和憂傷,就是心中的負能量太多,因為負能量一多,他就把很多問題,往不好的和負面的方向去想,越想越害怕,越想自己慢慢會擔憂,所以往正面去想,你很多事情就會快樂無憂,不會有憂傷,所以學佛人,這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事物的一個方法,師父跟大家講,因為任何一個人要懂得輪迴,一件事情好的不好的,它都會輪迴,好的事情碰到不好的,慢慢地再輪迴成好的,惡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它輪迴,慢慢會成為好的。
所以從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開始,一直到你聽到聞到,通通地 實際上就是一種輪迴,你不能把它當成太真,你看看我們小的時候,很傷心的某一件事情,就是因為我們把它當成太真了,所以我們就在輪迴當中了,菩薩讓我們懂得,只有看見佛性後人才不會輪迴,也就是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只有真正地懂得佛性,懂得佛理,你想不輪迴 你必須要開悟,必須要證道,師父告訴大家,一個人在這條道上往前走,你說你可以走嗎,一直可以走嗎,是啊 堅定不移地往前走,方向呢 如果方向錯誤,你還是在輪迴地走,如果方向對了,你就走出自己人生的沼澤地,你就慢慢地開悟了 明白了這世界,不能在這個世界上再迷惑顛倒了,要走出自己的道,要見到佛性,要明白這個世界,一切全部都是苦空無常的,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永久的,所以得到了就等於失去,失去了也等於暫時地擁有,所以能夠有佛法在心中的人,就能破迷開悟。
我們因為心中還有迷惑,所以我們才會有妄想 才會執著,當一個人一件事情想不通的時候,實際上他就是在執著當中,執著的人一定會輪迴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要把眼耳鼻舌身意都轉換成佛性,眼睛看見的,鼻子聞到的,耳朵聽見的 等等,都是轉成佛性,正信正念,我不亂聽 不亂看 不亂聞,在意念建立在自己的思維當中,形成的概念,所以這個意念非常地重要,就是任何一個人的意念必須是覺悟的,你有覺悟的意念,你的正信就開始起了,你有覺悟的意念,你的正知正覺就開始了,所以我們一個人有正知正覺,說出來的話都像佛一樣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想成佛,必須心中有佛,你才能說出做出和思維出佛性來,你一定會遠離輪迴。
你們看看我們在人間,實際上不要說大輪迴了,小輪迴不斷的,把某一件事情不當回事 又犯錯了,你看看我們的一生,從小長到大我們輪迴了多少事情,我們說要對父母親孝順,到最後呢 又忘記了,說好過節了要給自己家裡人怎麼樣,又忘記了,說好別人對我很好,我要謝謝他 回報他,最後又忘記了,這一切就是在輪迴當中,所以我們在世上所種的佛緣,這就是我們不輪迴的因,才會得到不輪迴的果,很多人很可憐,他沒有種上佛緣,而種上了人間的因果 就是因緣,因緣會引來不好的果,菩薩 要懂得菩薩是我們心的老師,我們心靈的老師是誰 是菩薩,教導我們 支配我們的心靈,就是菩薩,他們是我們的導師,所以我們的心想什麼,要和佛和菩薩想一樣,我們要做什麼事情要和菩薩想一樣,要想像著自己心的自在,因為只有和佛一心一意,你才能任運自己的心靈,任運就是你能夠完全地,自在自主自己的內心的心靈,你的良心慈悲心,無我利他之心都會出來了,所以要安住自己的內心,不讓它輪迴,你就會進入永恆的涅槃之道。
很多人說 怎麼樣能夠涅槃之道,因為你要安住自己的內心,不要讓它貪瞋痴慢疑,佛陀告訴我們眾生皆具佛性,只有覺悟人生,只有離開人間煩惱的障礙,要離開一切所知的障礙,感覺自己這個也懂 那個也懂,你就會有障礙,你就會有執著,所以為什麼我們經常勸別人,懂了 你也要放下,不懂 更要放下,懂了 實際上就意味著,你還有很多不懂,你不懂 就意味著你還要去學,你會學到很多智者的東西,就是懂的東西,如果你覺得我已經所知道了很多,那麼你的障礙就開始生起了,所以為什麼要謙虛,為什麼要有智慧來消除你的業力,消除你的業障,你們想想看 一個人有業障,如果沒有智慧他是消除不了的,他必須有智慧,因為任何一個人離開了智慧,就是離開了般若,離開了智慧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愚痴。
所以要經常懂得,我們與佛性是平等無二的,因為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有佛性,所以佛就在我們心裡,我們能夠克服人間一切的磨難,因為我們心平等無二,所以我們就是佛 佛就是你,你用這種心態 你才能在人間成佛,所以不要以為佛離我們很遠,其實只要你的心像佛,你就是人間的佛,要有信心,要有精進力,我們現在用心靈法門,去化解消除業障和靈性,我們用自己的智慧的妙法,轉化因果業力,你看我們現在是不是這樣,念經 把自己本來要不好的業障去除,很多過去上輩子欠了別人的,我們慢慢地通過念經 許願 放生,在消除自己過去的業障,我們就是在轉化因果業力,我們在改變我們自身的宿命,所以明白懂得佛法,有生必有死,一切名利皆幻,你說說看名會走掉嗎 會的,利會走掉嗎 會的,一切都像夢幻泡影。
所以希望大家懂得,在人間生活的自然現象,那些自然現象就是六道輪迴,所以不想輪迴就要懂得無常生死,師父待會兒會跟你們講,怎麼樣來理解無常生死,要懂得人間的金錢名利,沒有辦法解決你生死問題的,只有深入到佛法中,去探索 去理解 去開悟無常,因為它是一個自然的道理,這個世界一切都沒有長久的,你懂得這個你就擁有了智慧,當你擁有智慧來解決人間煩惱的時候,你會擁有般若,所以要懂得無所得,因為你做了再多的名,你最後一場空 無所得,你擁有了再多的利益,你最後也是無所得,都不是你的,只是你在幫別人看管,因為當你一離開,一切都歸空,一切都是別人的了,師父經常跟你們講 舉例子,如果這個房子是你的,你這剛走 你的房子就換名字了,一切都是無常,所以看淡名利 你才能生長智慧,你才能離開煩惱的障礙,解脫生死目的是為了得大自在,所以覺悟的人擁有大自在,覺悟的人懂得一切不生不滅,生出來的會滅掉,滅掉的又會再生,所以佛法把它智慧地理解成,那就是不生不滅,大家知道心經裡邊不垢不淨,對不對,不生不死 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在人間停止作惡,要不能作惡,你記住了 不作惡的人,他的本性自性佛性就會顯現,經常罵人 經常對別人不好,經常在背後作弄別人的人 陰別人,你心中骯髒無比,你哪來的清淨無礙之心,所以師父要你們要顯露出,自己的本性和良心,看破人生 你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性,一個善良的人天天活在大自在當中,一個陰暗的人,他一天到晚活在驚恐之中,所以學佛的人能夠享受,人間的大自在和智慧,而一個想不通的人,他就遠離了自己的智慧和般若,我們要懂得一切唯心造,有人問師父 佛法界經常講大悲無淚,大悟無言 大笑無聲,這是什麼意思。
師父告訴大家,大悲無淚,大家想一想 慈悲是無盡的慈悲,是慈和悲愍,所以它是無盡的,它不是人的一種感情,人的眼淚那是一種感情的流露,而慈悲是在內心的,所以真正的大慈大悲的人不是流眼淚,而是在內心感受到別人的苦處和傷痛,所以叫大悲無淚,那麼第二句有人問了,大悟無言,大悟,為什麼反而徹悟了之後就不講話,你看有很多法師,你不管問他什麼話,他總是“阿彌陀佛”,因為在人間沒有是非,他已經不墮落是非當中了,他遠離人間的是非,大悟就是開了大智慧,這個智慧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出來的,所以真正開悟的人,他不是用語言能夠解釋的,所以他就不講話了,這就叫大悟無言,
那三句話最後一句話叫大笑無聲,什麼叫大笑無聲,大笑實際上就是,人的七情六慾當中的一種心情,哎呀 開心了 哈恰哈哈,開心吧 大笑,那是人間的一種高興 一種心情,大家想一想 菩薩的高興,內心的喜悅。菩薩看到一個人被救度了,看見一個業障讓你們消除了,幫助你們離苦得樂了,他怎麼是能用笑聲就能表達出,他那種心中的喜悅呢,所以叫大笑無聲,想一想是不是這樣,一個母親為了一個孩子考試,能夠考個好成績,天天起早摸黑地給孩子做飯,然後讓孩子有個安靜的環境好好讀書,天天等 一年 春夏秋冬,等到正式高考(大學聯考)的時候,等到孩子回來 媽媽 我考上了,開心地大笑的時候,母親沒跟著他笑 在流眼淚,因為那種感情是內心的,那是一種慈悲。
網路講座 視頻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