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 講述

我們學佛人要懂得為善必昌,一個人只要做善事,你一定會興旺的,一定會繁榮昌盛,如果你為善不昌也就是說 你做了很多好事,你沒有得到好的回報,說明你過去還有餘殃,就是過去還有做錯的事情,殃盡必昌,也就是說 等到你的業消完了,你一定成功,一定會越來越好的,所以佛經裡邊講到為惡必殃,你做壞事一定會遭殃,一定不好,為惡不殃 必有餘昌,你這個人做了很多壞事,但是你還在享受人間的福報,說明你這個人必有餘昌,也就是說你曾經做過的善事,或者你上輩子做過的善事還在,還沒有用完,積蓄還沒有用完,所以你昌盡必殃,等到你福報受盡了,你肯定是遭殃,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到了後來就倒霉了,因為他一直在行惡。

所以我們學佛人要懂得這些道理,求菩薩 不要著急,菩薩都看得到,我們學佛做人要懂得常生慚愧心,覺得自己對不起,我對不起別人,我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親,我對不起佛友,大家對我這麼好,為什麼我還要這樣,你常生慚愧心,你就心中不會起瞋恚心,因為你就不會去恨別人,你總覺得自己不好,你不會去恨別人,你如果經常覺得別人不對,你就會去恨別人,所以學佛人要經常生起慚愧心,非常重要,所以師父在這裡跟大家講,你這個人經常生起慚愧心之後,你會常生歡喜心的,而且你會有慈悲心的出現,因為你覺得一開心這個人就慈悲,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是的,一開心 沒關係 我幫你做,沒關係 這個事情我來做,他就不會去跟別人斤斤計較。

我們經常說,你瞋恚心一有的話,恨心一有 火燒功德林,所以在佛教界經常講,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你去看發脾氣的人,他一定不順利的,順利的 他為什麼發脾氣,你說開心的人他發什麼脾氣,發脾氣的人一定有障礙,所以有的時候,學佛人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別人生氣 我不生氣,氣出病來無人替,別人貪 我不貪,你得到的就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們學佛做人,有的時候覺得,在人間 大家都說,你學佛 你山珍海味吃不到,你還要受這麼多的苦,實際上到底誰在受苦,學佛人逆流而上,表面上看起來很苦,實際上我們堅韌不退卻,我們知道我們找尋真理,能夠解脫自身的煩惱,我們能夠懂得運用佛陀的般若,一定能夠戰勝自己。

所以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你煩惱是自己找來的,你如果能夠戰勝它你就很好,所以隨緣消舊業,菩薩叫我們隨著緣分把舊業消掉,然後慎莫造新殃,謹慎地 不要去製造新的災殃,不要掩過飾非,不要動不動就掩蓋,把這個是非 哎喲 我去,還要去在裡邊講 解釋,飾就是裝飾的“飾”,所以很多人動不動就跟人家講道理,好像意思 人家說你這個地方錯了,不是啊 因為 所以 不但 而且,你說這種人不叫掩過飾非嗎,你只有克服了這一些,看似基本上很簡單的道理,實際上讓你懂得了念念無常,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無常的,我們有什麼再去把它糾結在上面,因為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無常的,世間本是無常無我的,有你嗎 沒有的,好像有 好像沒有的,很多人活著的時候有你,死了就沒你了,很多人在的時候,在這個地方有你,一離開這個地方,從此就無我了 沒你了。

要懂得不要執著,學佛人不執著是智慧,所以我們學佛人要法身要如如不動,在人間什麼叫法身,就是你學佛的身體,比方說 你跟別人一樣,你也擁有個身體,你吃飯 睡覺,你都可以做一些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但是你的心中有法 佛法,你跟別人一打交道,你的佛性就出來了,你跟別人一說話,你的佛言就出來了,你一思維,別人是想著人間的五欲六塵,你就想著佛法,所以如如不動就是你的法身,一個人很乾淨 如如不動,就是你的法身,表面上如如不動,實際上你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就是如來如去,有來有去,師父舉個簡單例子,你表面上停在紅燈上面,你說我現在車停在紅燈,好像沒有讓我開過去,實際上你得到更多的自由,因為綠燈了你就可以馬上走,如果你在紅燈上你硬要闖過去,被人家車撞了,你說你接下來自由就更沒有了,所以要懂得守戒,亦無所來 亦無所去,做人有的時候就像。

我來過人間又沒有來過人間一樣,我學過佛法,又像沒有學過佛法一樣,一切都是平靜的,一切亦無所去,因為亦無所來,有了也像沒有過一樣,沒有過又像有了一樣,無來無去 那你才能一切如如,舉個簡單例子,你在家裡,因為夫妻之間講過一句不好聽的話,你一直放在心中,你就是有“來”了,因為你把這句話記住,你一直不開心,你不管做什麼事情,你只要把這句話記在心中,你跟他不能和平相處,你不能跟他有友好的交往,所以真正地無來無去 一切如如,是不要把一切的無常放在心中,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恆在常住不變異,也就是說我們永恆地常住,把佛性常住在心,不去變化,那你就是如如不動。

所以有些人他懂道理,他不跟你講這個對那個錯,因為人間的對錯,都有每個人自身的理由,你進入了對錯就是進入了是非之中,你就慢慢地會沉迷在是非當中,而不得解脫,所以師父叫你們法身佛 本自如如,我們有一個法身的佛在心中,我們如如不動,我們的智德圓滿,你們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智慧,你們每一個人都周遍法界,每個人的智慧都非常非常地大,根本用不著去尋找,而要去尋找的,就是被五欲六塵所染著的那顆心,所以讓你丟失了你的智德,不能讓你圓滿,所以無始無終,非修非證,你說修得好的人就像沒修過一樣,像一個孩子生出來,他非常地童真,他不會耍心眼,他不會動小腦筋,這個孩子非修非證,他無始無終地活在世界上。

因為他知道 我就是這樣的,如如真如,所以心實際上沒有表現的,就是師父經常跟大家講,人的心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什麼你心中就擁有了什麼,我今天這個心照見了惡,你的心中就擁有了惡,你今天這個心照見了善,你的心中就擁有了善,再講得簡單一點,你的心中就是一個倉庫,就是一個道場,這個道場裝進了佛法,裝進了慈悲,裝進了我們為人應該做到的事情,那你的心裡邊就是善的,就像一個倉庫一樣 空的,裝進善的東西那就是非常非常地善,在這個倉庫裡的東西,如果裡邊都是那些毒品,那些不好的東西,裝在你的心中,那你心中充滿著邪惡,所以師父要你們懂得,宇宙 心要像宇宙般地寬大,心要像大海般地寬廣,我們人的心應該沒有分別,因為我們像宇宙般地寬大,所以人家說你為什麼會忌妒別人,因為你的心眼小,如果你的心眼大,像宇宙般的空間這麼大,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你們家大得,簡直就是大得不得了。

人家說 我在你們家裡住兩天,好啊 可以,一公里以外 我們那裡有個房子,你去住吧,你肯定是不會在乎他住在你們家中的,你家裡就這麼20個平方,人家說 我住在你們家一個晚上好嗎,你肯定不會讓他去住的,因為空間不一樣,所以師父跟你們說,要明空,心中要光明你才能呈現出空性,如果一個人心中不光明,你就沒有空性,有了空性你才會純淨,所以純淨 沒有分別心 明空,那你就是擁有了宇宙的大心,所以心本來沒有因 也沒有果,而是你造出來的,所以萬法唯心,所以師父希望你們要用忍辱心,來斷盡自己的煩惱心,讓自己的心能夠像宇宙空間般地大,什麼事情都不增也不減,別人怎麼樣對你,你都不要增加仇恨,別人怎麼樣傷害你,我也不減佛性 對他的愛,這就是菩薩的大愛,這就是不增不減,這就是在你心中才能擁有,菩薩般的完全平等之心,所以我們心無有起,心沒有起任何的不好的意念,心無有起不好的惡念,因緣俱滅,你對別人一直這個樣,你沒有因緣,因為你沒造任何的惡因,你也不會得到惡緣 惡果。

你如如不動地生活,其實 師父告訴你,人生只是一個現象,所以在佛經上經常講,人是虛幻之相,什麼叫虛幻,虛幻 就是因果輪迴的真相因為我們人心的造作,才會起妄念,才會有行為 叫妄動,所以我們人心不造作惡念,心不去傷害別人,你這個人心就不會妄動,所以顛倒妄想 執著煩惱,這些都是你心所生出來的,舉個簡單例子,別人的事情跟你沒關係,別人好了 你為什麼要去忌妒他,這世界上好的事情多呢,你都去忌妒嗎,是因為你接觸到六塵,你才會忌妒,因為它靠近你,所以為什麼要我們遠離顛倒夢想,心經裡邊講的,你不遠離它,它就污染你,就像很多的病毒一樣,你遠離它,你就保護了自己,你太接近了它,你接近了顛倒,你的心就產生妄想 妄念,你的心只要接觸了執著,然後慢慢地你就擁有了煩惱不斷,最後就產生了你整個在學佛當中,在生活當中的不正見,人的不正見,所以菩薩讓我們心不妄念,性自本無,也就是說 你心中沒有妄念,不應該想的事情你不要去想的話,性自本無。

也就是說你的本性從來就是,本來它就沒有的,你說一個孩子沒人教他壞,他怎麼去學壞,他如果從來不看見,從小到大他沒接觸過香菸,我相信他一輩子都不會抽菸,所以無明為什麼不能解脫,因為不明白,因為我們對很多的事情,我們不明白,所以我們才會造下輪迴的因果和大禍,所以佛教界有句話叫己事己明,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明白,我在做什麼,你們現在所有的學佛人都知道,你們正在做的是學佛的道路,你們自己應該明白,你們這條路怎麼走下去,所以這樣的話你就會自然解脫,很多人一輩子解脫不了,就是自己做什麼事情自己都不明白。

你不信你到監獄裡去問問看,很多人犯了罪,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就像我們很多小朋友做錯事情,他不知道我錯在哪裡,那是更危險,你如果知道自己錯了,你己事己明,你自然就解脫,哦 這個地方我做錯了,我不應該這樣,你就放下了,下次當心就好了,就像我們開車,不認識的路可能我們就會開錯路,而且會撞牆,或者會走錯方向,開了很長時間,哎呀 方向反了,我相信你們都有過這種經歷的,那麼你知道了 你不會犯錯,當你不知道的時候,你還在順著那個不理解的方向在開,所以我們做人要懂得,要理解眾生,要明白眾生,怎麼樣來化解,怎麼讓自己的事情自己明白,首先了解眾生,你才能化解自己心中的煩惱,所以佛教界說,所言人也 為眾生心,菩薩告訴我們,為什麼說你是人,因為你是屬於眾生的心,而人 他完全可以變為菩薩的,境界高了他就是個菩薩,所以一切人生,若心無生 人無從生,你這個心不生出來一些煩惱,你人哪來的煩惱,你的人的心不生出那些惡念,你人哪來的惡念。

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是誰給你起的,實際上 因果就是自作自受,師父告訴你們,因果就是自作自受,身口意的惡念 善念,全部都會成為你的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