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跟你們講的這些都是佛法,我用白話 就是告訴大家,我們做人,為什麼不要把這個心住在煩惱當中,已經發生了,你硬把這個心放在煩惱當中,你就會越來越煩惱,所以菩薩不住無為,什麼叫“不住無為”的道理,就是菩薩的心裡,就是我今天去做這個事情,我肯定是無為的,就是沒有目的地去做的,你做的沒有目的的事情,你根本不把這些無為的事情放在心中,就是菩薩今天去幫助別人了,別人都很感恩你,說 你做的是菩薩的道,你在幫助別人,你在救度眾生,你說 沒有啊 跟大家一樣,我只是希望大家跟我一樣,你菩薩的思維,你這樣的話你就是不住,不住 無為,連你做好事,你都根本沒認為自己做好事,你就是得道了,你就是證得涅槃了,所以很多人不懂什麼叫涅槃,因為你不住在,你所擁有的這個境界當中,你就是超脫這個境界 就是涅槃。
要懂得,你今天做了好事,我離開做好事的境界,我今天有煩惱 離開煩惱,今天我得到了 離開得到,因為一切都是虛幻的,所以要學空,佛教界講 學空就是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 不以無起為證,我講這個你們肯定聽不懂,師父會給你們解釋的,學空就是什麼,要學習空相 空性,你比方說,今天不管做什麼事情,它會過去吧,過去了是不是空了,這件事情在一年前有嗎,有的,你今天這件事情已經過了,你是不是已經空了,像我們很多小朋友,過去是在讀書的階段,那你讀書結束了,你是不是現在要進入成年人的階段,那麼你讀書階段你就叫空性,所以叫你們學習一切要空,因為它既然過去了就是無相,你也沒有作為了,因為你已經不讀書了,所以你也不要再到學校去有所作為了,所以 你這樣,就是師父上一集跟大家講的,叫三解脫 三個解脫,空 就是一切本空,我們學佛做人要懂得。這個世界來也空空 去也空空,我們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帶到這個世界上,我們走的時候,也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帶走,所以來也空去也空,一切本空,所以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借給你的,是你借來的,哪件事情是你真的 是你的,所以法師兩袖清風,他們學習,因為在人間是個過程,我不會永遠在人間,在人間是借假修真的一個環境,所以我不執著人間的所有東西,因為我知道這是空的,就是師父跟你們講的,你們如果去旅遊到一個島上,很美麗,給你一個很大的房間,你說 缺個這個 缺個那個,如果你把家裡全部佈置好了,這個買好了 那個買好了,你可能沒幾天你就要離開了這個島,因為這個不是你真正的家,我們到了人間,眼睛一眨就是幾十年,這不是我們真正的家,我們真正的家在天上,所以這樣 我們就懂得,這個世界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就叫學空 學習空性,要學佛 以空為基礎,你學佛都要以空為基礎,就是學佛,你今天學了吧,學了,學了之後不要高傲 不要驕傲,因為學了之後,進入你的八識田中之後 也空了,給你學好了 沒了 結束了,進入你的意識當中了,然後你這個意識就怎麼生活了,所以一切都是空的。
無相 就是不著相,人家說 你今天是一個博士,是一個教授,如果你到了老年 痴呆了,你什麼都記不住,你是個什麼教授啊,你一切都忘了,你不要去著相你今天是誰,因為今天的一切都是本空的,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我們不要被現象所欺騙,所以 人好面子就是在現象當中,因為你看到的人間你以為這是真的,看到那個也是真的,實際上你被它騙了,因為真正地活在世界上是空性的。
所以菩薩叫我們無作,就作而不作,你好像做過了,實際上你像沒做過一樣,想一想我們小時候,很多事情是不是做過了,現在你想得起來嗎,你做過嗎,做過,像沒有做過一樣,你們小時候生過氣嗎,生過 曾經有很大的氣,生過了 現在像沒生過一樣,你們小時候開一個party(派對),或者曾經有一個birthday(生日),生日party(派對),爸爸媽媽幫你叫了很多人來,那一天你在這裡打扮得很漂亮,大家都鼓掌 吃蛋糕,開心得不得了,過了嗎,作而無作,你現在想起來就像沒做過一樣,這就是菩薩讓我們看到的“本”,一切行為就是,用現代話講就是過了就算了,過了就沒了,也就是叫我們懂得,你無願 沒有帶來什麼願望,你也帶不走什麼願望,因為一切都是空 無相 無作,這就是大乘佛法的三解脫門,,所以師父告訴你們,我們求菩薩 也要懂得解脫,你說我們曾經經常跟觀世音菩薩說,觀世音菩薩 您有求必應啊,對不對,但是你要記住,你有求 菩薩可以庇蔭,但是問題,你自己的能量 你自己的功德,菩薩聽得到聽不到,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條,求菩薩你能夠求到有求必應,一定伴隨著一個附加的條件,那就是心誠則靈,如果你今天心不誠 你不誠懇,你投機的觀念來學佛,你一定得不到真正的回報,你只是為某一件事情來求,為某一件事情,你完全靠菩薩,而不用自己真正的學佛的心來配合他,你是絕對不會靈驗的。
所以很多人的心沒有到,所以我們懂得菩薩也不容易,因為我們人這個求願 那個求願,然後自己的功德不夠,自己的願力不夠,只是為某一個事情而求,你自己身上的業障這麼重,你還怪菩薩,你天天許願要求願力,求到後來你就變成“怨”了,菩薩啊,抱怨了,不是那個“願”了,變成抱怨了,菩薩 您怎麼不靈啊,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要學會懂得空性,懂得空 無相 無作,那你就什麼都放下來了,我今天求什麼 我知道是空的,但是我求了,我自己的心用進去了,我得到的也是暫時地解決人間的東西,因為最後還是離開這個世界的,所以這個不是你真正地要需要的東西,也是一個空性,所以慢慢慢慢地 佛就告訴我們,要修學空 不要以空為證,什麼意思,我空了,如果一個人跟你說,我已經想通了 我完全想空了,你不要去相信他,因為他執著在這個空上面,覺得 我是證得了空性了,因為沒有空,你真正證得空性的人,連這個空都沒有了。
師父經常跟你們講的,我根本不跟你們爭的,這樣東西你們去爭好了,我根本不要的 我想都不想它,你說他在想嗎,他心中就在想這件事情,大家都在爭,他嘴巴裡還說,我才不要呢,我才不想這件事情,但是他心裡有沒有這件事情,沒有真正地空下來。
所以師父要你們修學無相 無作,就是不要被著相,什麼事情不要盯住這件事情,什麼事情要放下來,你才真的空性,你因為知道空了,你要學佛當中要絕對不入空,我知道這個事情是空的,我不入空,就是說我知道這個人間是無常的,但是我不進入這個無常當中。
有很多人說,無所謂的 人生苦短,所以我根本無所謂的,你給我也好 不給我也好,你這個入空了,因為你還是覺得 我不入空,實際上你入空了,這就是師父講的佛法的哲理,你的意識還在裡邊呢,就像師父經常做心理輔導,跟有些患者跟他們講,她說 我早就放下了,我才不在乎呢,他離開就離開我,我一點都不痛苦,我真的,我又不回他信 我也不想他,我一天我就怎麼怎麼,你說她講到現在,她全是講的這個男孩子,你說她是不是入空了,嘴巴裡說不空,實際上心中全是進入了空性,空了,我們又不能完全空 叫頑空,也不行,因為完全空了之後,誰去救這個世界 誰去度人,如果你不借假修真,你大乘菩薩,怎麼能夠體驗到他入世行善,天上下來的菩薩,個個都要入世來行善,來救度眾生的,你說我們雖然要空,但是我們要進入這個入世行善。
要修學無起,什麼叫無起,不以無起為證,無起就是,我們雖然在空性當中,我們雖然有的時候我們在入世行善,我們在空性當中也是要行善,要去救度眾生,實際上還是在空性當中,但是不入空也沒有完全離開空,這個就是哲學,無起就是不動心,無起就是,我們不以無起為證,你不動心了,你就不要再去想動心的事情,我要去救人,我今天到這個世界上來,我已經許過願了,我就是要救度有緣眾生,你還是有起,因為你有起動你的心念,所以學佛學到最後,要能夠不動心當然最好,你積極地去行善,每一天都是找很多的善事去做功德,但是你不能動這個心為究竟,也就是說,你不能去為了行善,為了做某件事情,為目的地去做,你不能為了這個究竟作為究竟 最後,所以 佛法真的,講到後來 非常非常地難,就是起心動念都是業,你今天動了一個善念,你上天了,你動了一個惡念,你下地獄了。
那麼很多人說 為什麼,師父 你告訴我們,叫我們不要隨便起心動念,這就是要想到空性,你想到了每一件事情,你做了之後 最後歸空,你就不會再去感覺到,我在法施 我在布施,你能善分別諸法相,因為你空性 你等於離開了,比方說 兩個人在吵架,你離開了兩個人之後,那你的諸法空相,你所有看到的,這兩個人所做的一切的行為,思維和語言,你都知道這是空的,待會兒就沒了,你這樣你才能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他們兩個人的爭吵都是因果,你不入因果,但是他們入了因果,如果你說誰對誰錯,你就進入了人間這個是非的因果,你說這個人“是”,那麼那個人就是“非”,就是不對了,你心中覺得這件事情是對了,有個“是”,那你心中一定會有一個“非”,所以 不入因果那才是第一義意。
我們要證得菩薩的道果,我們要學習持戒修定,要懂得 成佛,第一 要沒有妄念 沒有煩惱,而且要空性,但是又不能執著於空性,你們想想看,一個成了佛的人他還動不動念頭,他沒念頭了 他已經是佛了,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佛言佛語,他做的什麼事情都是佛的行為,佛的智慧,他根本用不著再去想 我是佛,或者我不是佛,或者我要做佛的事情 因為我是佛,就像一個(人)說,我是一個好人 我要做好事,我今天是個模範 勞動模範,我必須要做模範的事情,那你還是在模範當中,執著這個模範的空,還沒有完全空,你要真正地放下,你知道自己是模範,而且你已經忘記自己是模範,你反正看見模範應該做的事情,去幫助別人,你就去做,所以能善分別,你要是覺得這件事情是善和惡,你能分別它,實際上你還是心中有分別,要無分別,你才能善於分別一切法相,就是你要離開別人的爭吵當中,你才知道,他們的爭吵實際上在因果中,所以我們要離開,離開就是靠空 靠不著相,所以師父跟你們講到現在,就是要你們懂得,不管做什麼事情,做了要像無做一樣 不著相,對這個世界用禪定的心來看穿,它完全都是一種禪定所產生出來的,虛幻之相,你慢慢地就知道什麼叫空了,希望大家好好學佛,你把這個世界佛法的思維,佛法的第一義理,完全能夠明白了,你完全能夠脫離這個空相了,你不但空了,還要脫離這個空相,那你就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了。
網路講座 視頻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