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講述

再深的佛法,也是離不開我們眾生的心靈,對它的悟性和理解,師父剛才跟大家講到這裡,也要跟大家講,我們這個空到底究竟不究竟,空性 你到底是空還是不空,是空到什麼地方,是空到底了嗎,我們說 空性絕對究竟,也就是說,這個空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也好,在我們學佛當中理解的佛理也好,是究竟 就是到底了,因為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空,因為佛陀佛法早就告訴我們了,成住壞空。

所以要中觀正見,對這個世界的空性,我們又不能整天說 反正空了,反正家也沒有 反正家具也不要,反正我什麼都不要,我無所謂了,那你這個人就是偏執,所以不能走偏的話,就是你一定要中觀正見,借假修真,我們在人間 你說是空嗎 是空的,但是又不是完全的空,而這個空是假空,就是我們的假的身體 假的物質,臨時借給我們用一用,它不是一種徹底的擁有,也不是一種能夠帶走的,不會永久的,這種虛空不能影響你的本性的空。

所以般若畢竟最後就是空,當你徹悟了這個世界的智慧,懂得佛陀的智慧的時候,你就懂得什麼才叫真正的空性,實際上這個空,怎麼樣讓你心中能夠得來,比方說 有些人喜歡打坐,哎呀 坐在那裡 空空空,腦子裡空 不要,我要空 我要空,但是他腦子裡空嗎,水燒開了嗎,雜念紛飛,待會兒要去接孩子了,今天晚上還有什麼東西沒買,你們很多人在念經的時候,就會想起很多事情還沒做,本來忙忙碌碌的時候,根本想不起來的,一坐下來念經,什麼事情都想起來了,我還忘記了這個 我還忘記了那個,實際上那就是像,師父剛剛跟你們說茶葉沉澱一樣的,人一沉澱 很多的念頭就起了,所以要真正的空性是什麼,因為你在忙著天天在求空,那你就叫空忙,你這個空求不到的,你忙了半天 你想求空,這個空它不是求來的,而是你自身的一種素質,是空來空你 不是你去空它,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完全地放下,是自然地放下,它本來就慢慢地空了 它就來了,你自己腦子裡沒有雜念了,沒有意念了,沒有各種各樣的虛幻的妄想妄念,那麼他的空就來到你的身邊,而不是你滿腦子都是雜念,滿腦都是意念,滿腦都是妄想的時候,我求啊求啊,求菩薩讓我空啊空啊,不要有雜念,那你忙到最後就叫空忙,就是空忙,所以叫你們要懂得這個道理,當你懂得這個道理,我不能求空,而是要把自己所有的雜念要放下來,那你這樣做到心中自然,那你就是自然空 對不對。

是你完全忘記了 你放下了,你沒有心中這件事情,你才自然地,他就沒有這個寂寞,所以告訴你們 不是你去空它,而是它自然地把你淨空,和變成一種完全的空無,在你心中的妙有,好,很多人在求空當中,都走了很多的反路,反路是什麼 就是背道而馳,應該走這條路的 他沒有走,因為很多人學偏了,把佛法說 佛法都講空了,所以反正到最後都是空的,我現在就空了,怎麼空,我什麼都不管 我什麼都不要了,那是偏,它不是你一種本空,你了解本空 你才能真正地解脫,本空是什麼意思,就是你想把自己的思想感覺停留住,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很想把自己的思維停留住,把自己的意念停留住,實際上 師父告訴你們,停留不住的,你只有把這些全部消除,不去想 不去罣礙,你才能找到你第九意識的本空,所以很多人想不通,那麼慢慢地感覺,想不通 感覺就留住了,當你一想不通,你把想不通的感覺留住了,當你一煩惱,你把煩惱就留在你的心裡,當你在痛苦的時候,你這個空是空不掉的,因為你已經把你的本空遮住了,因為你的第七意識第八意識,已經把你的本空給遮住了,怎麼樣讓它能夠接觸到本空呢。師父跟你們說,你們現在在聽師父在演講,有些人很認真,有些人腦子裡還沒空,還在聽師父講什麼,有些人是自然空,聽到師父講到這個妙法,哎喲 很好啊,師父講的白話解釋佛的道理 很好,其他的根本不去想 叫自然空,而很多人在想,我以後生活當中我要空,我一定要聽話,我一定要把雜念去除,我一定要把妄念去除,那你還是在雜念當中,還是在妄念當中,你這樣的求空 你怎麼空得了,所以要懂得,我們不空是正常 空也是正常,因為你感受到空,你已經在不空當中,當你沒有感受到空而自然空,那實際上你的雜念早就跑掉了,所以我們學佛人學到後來,智慧生起的時候,別人 比方說雜念紛飛,跟你談一些人間的雜事,他會使你變得非常地煩躁,變得非常地懊惱,跟他一樣,這個時候你順著他的腦子去了,那你就是沒空,這個時候你腦子裡會想,我不要去聽他的,我要空 我要空 我不要去,那就是你在把自己的空趕走。

實際上感覺到痛苦 感覺到煩惱,就是受陰,就是業力的根本,因為你煩惱,你接受了一些負能量,這些負能量它有業障的,它的業障很重,你就會被痛苦所束縛,被這個力量 這種負能量的力量,你被它捆住 你解脫不了,你就有業障,所以你去看想不通的人,就是被這些業所纏繞,有的時候很多人說 我想空,靠坐禪,覺得打坐 覺得很靜,坐禪的確會讓你變得空,但是很多人一邊坐禪,心頭還是想 我要有個靜的境界,我今天哪怕打坐我也要安靜,我要空,那你還是在尋找著空性,還是在受陰,你如果坐下來打坐,你想都沒想 我就是打坐,你這個時候腦子裡什麼都沒想,你連打坐的念頭都沒有,你連說,我想要空想安靜的鏡頭都沒有,你是不是已經進入了空性,你在想這些時候,實際上你的雜念會橫飛,你打坐的時候,你說 我今天打坐,為了把上個禮拜很多的煩惱的事情,把它消除,那麼你解脫不了的,你打坐打坐,等到你覺得空了,哎 我現在不想了,哎 我打坐打空了,我不想了,你著相了 你又著相了,因為你空相了,你著空相了,所以學佛念經非常非常難,你今天說 我打坐好了,我沒有雜念了,實際上這個雜念還在你的心裡,因為你嘴巴裡,你心裡在想我沒有雜念了。

我問你 你想到了這個雜念,這個雜念在不在你的心中,百分之一百在你心中,就像很多年輕人說 我不要他了,談戀愛,算了 他不要我 我也不要他了,我早就把他忘記了,你說忘記了沒有,過一會兒 人家問你,你別痛苦 你把他忘記算了,我想都沒想過他,你說她心裡有沒有他,所以真正的解空,完全是根本沒有意識存在,這就是師父前面跟你們說,真正的空性它是無意識,沒有任何意識,強迫自己要去做這個空相,所以連這個空相都要空掉,沒有空了,你說空了 你覺得清淨,可是既然還有個清淨,你又不空了,你心中說 我把這件事情忘了,那這件事情還在你心裡,人家問你 你這件事情忘了嗎,什麼事情啊,你真的想不起來,你真的叫空性,所以佛法就是這麼地奇妙,佛陀能夠在兩千五百年,就能夠讓我們每個人的心裡,能夠充滿著智慧,讓我們能夠解脫,能夠理解這個世界是苦空無常的,能夠讓我們早日解脫煩惱,就是讓我們能夠早一天脫離六道輪迴,能夠超脫六道輪迴 共攀四聖,好。

給大家講個故事,在拘留國有一位婆羅門,就是貴族,印度過去的貴族都叫婆羅門,名叫摩訶密,他是富貴之家 非常富貴,連當地的拘留國的國王都拜他為師,就說明這個人非常好,摩訶密這個人雖然很豪富,但是他生性,他的本性非常地慳貪 吝嗇,非常要錢,不信佛法 他不信佛法,聽到有利可圖,他無不爭先恐後地想得到它。

他就見到了佛陀 就對佛陀說,佛陀 您遊化各國,您有見過這麼美的女郎嗎,他以為佛陀一定要讚美的,哪知道佛陀說,哦 這七個女人,外表沒有一點可以說是美的,這個婆羅門非常不開心,拘留國中沒有一個人,說我的女兒相貌醜的,到了舍衛國來了,為什麼你要說我的女兒長得醜陋呢,佛陀回答道,世界上的人都是以面容的美為準,而我認為,身不能貪細滑,口能不說惡言,意不能邪念,這才是真正的美,婆羅門無言以對。

在這個故事講完之後,師父要告訴你們,從心理學上來講,我們人對事物的認識當中,精神對物質的認識活動,存在著相互滲透,彼此制約 彼此含蘊的兩個方面,這個方面是什麼呢,就是實體認識,我們看一樣東西,總歸眼睛看到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實體認識,真的內涵的價值的認識,那才叫真的是善的判斷,所以你看表面上一個人長得好看,你要看他內心是不是善良。

所以在實踐當中,我們學習佛法體檢佛法的形成的,真實感和道德感,所以我們學佛人要懂得,什麼叫真正的美,能夠學佛的人,他不貪不瞋不恨的人,那叫真正的美,沒有貪瞋痴慢疑的人叫美,不貪的人,真的 這一個對他美的一個審美過程,實際上就是追求著心靈當中的美,要求美和善的和諧,達到美和善的統一,所以表面上的東西,並不能說明它內在的含蓄的東西,我們人類很多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很複雜的,因為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比較複雜 凌亂,善惡都分不清楚,我們不知道 很多東西,這個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就說我們從小父母親教我們的,一些概念性的問題,都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有時候黑白不分,實際上在你認識自己的,內心的本質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內心純潔的本質,那是永遠不會變的,小的時候我們很善良,損壞東西我們就要賠,但是父母親可能看你損壞東西,一看邊上沒人 拖著你就走,你可能還會拉著母親或者父親的手說,爸爸 我把他們東西弄壞了,我要賠他們,所以當你深入到你的本性當中,他實際上是沒有善惡的,,因為猶如一張白紙,你畫上了各種圖案,你不管畫上什麼圖案,你最後只要用褪色的墨水,把它洗刷,就像油畫一樣 你把它給洗掉,還是恢復它本來的潔白,所以每一個人的本性還是潔白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的道理,我們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本性,我們才能理解佛性,否則你被五欲六塵所染,你永遠不知道佛性的,真正的純潔的本性。

所以師父要你們識心亦然,認識自己的心就是這樣,我們要用智慧的水,來滌蕩我們內心的污垢,洗刷我們昔日的內心的污穢,所以我們的內心的純潔那是光明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佛,來恢復我們擁有的本來面目,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告訴眾生,眾生皆具佛性,我們只有把自己的佛性修出來,把我們本性當中,最純潔最善良的佛性修出來,我們才會找到真正的家,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法的真諦,好 今天跟大家《白話佛法》,就說到這裡,我們下次節目再跟大家繼續說,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