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 講述
想一想,我們從小到現在,我們放棄過多少東西,放棄了,我們輕鬆了,不要了,我們心裡安定了,我們還想着,我們就放不下,所以能夠適時地放下,用這種智慧讓你更加清醒地,會審視自身內在的潛力,你放下之後你內心會有力量的,你能夠對待外界的因素,舉個簡單例子,大家都在爭這個職位,你說,我沒關係,我不爭,當你不爭的時候,你有一種力量,因為你不跟別人爭了,你不會難過,你不會恐懼,你不會感覺到,別人在給你製造更多的障礙,或者別人在忌妒你,你這樣你就放下了,你放下之後你隨緣了,心無罣礙,那你對待外面的外環境的因素,你也能夠非常自然地得到心裡的平安,所以有的時候會讓你疲憊的身心,成為一個快樂明智的人,所以很多人離開了煩惱,他就變成明智了,有些人在煩惱當中出不來,他永遠就是不明智的,所以我們有的時候,盲目地堅持這些不理智的放棄,明明應該放棄的東西,我們不理智,“我們不能放棄它”,天天苦惱,難受,我們苦苦地挽留昔日的人和事情,你是一個傻人,過去的人走了就沒了,過去曾經是你擁有的物品,過了,不是你的了,一切都會過去的,就像你今天如果有一輛汽車,你作為二手車你把它賣了,當你在馬路上,看見別人開着這輛車的時候,你還會去留戀它嗎,哎,這是我的車啊,賣了就賣了,沒了就沒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如果久久地傷感,自己過去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和自己曾經擁有的人和事物,那是一個蠢人,所以愚癡就是這麼來的,整天在你們面前還說,我過去怎麼好,我過去怎麼好,他還放不下的人,他講了之後還要掉眼淚,講了之後他還不捨得,那麼這些人實際上叫做,捨不得放棄的人,捨不得放棄的人,給他增加的只有傷感,往往他會失去更多的珍貴的現在,所以隨緣就是給自己最好的一個機會,我今天無所謂,我隨緣了,你就有機會了,所以學會放棄,那是一種智慧,學會放棄的人才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功,我們做人,很多人急功近利,追求人間的名聞利養,哎呀,這個名我要,哎呀,這個利益我要,你慢慢地就會被社會,把你變成非常地浮躁,變成非常地貪婪,會讓你變得更加地自私,你會慢慢地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我怎麼會這麼貪的,所以上善若水,我們善良就是高尚的,那些無限的慈悲,它會產生出無限的能量,善良就是會讓你產生無限的能量,所以去幫助別人的人,他對整個社會,對自己的良心,對別人,都會產生一種希望。
上善若水,最大的善能,就會在自己的內心啓發出來,所以大自然裡,是最頑強最智慧存在的,那是什麼,就是水,所以你們看看,人家說,快刀斬水水照流,我以溫柔的清水,能夠擦洗你憂傷的心靈,我以純潔的甘露,能夠澆灌你痛苦的悲傷,看看觀世音菩薩手中的淨水瓶,給你們一灑,消除我們千愁萬苦,讓我們解脫煩惱,讓我們學會離苦得樂,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應該像水一樣隨緣,你看水,你把它放在哪裡,它就放在哪裡,隨緣,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這個社會很多東西很難改變,但是我們人可以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但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正能量,又不會被社會磨平,我們對人間這些五欲六塵的態度,因為我們心中有一杆秤,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能用包容去理解別人,並不是縱容別人去做壞事,我們不強求誰都要理解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自己最清楚我們在做什麼,我們有理智,我們因為有菩薩的智慧,所以我們喜怒哀樂,就不會困於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所以在人間的社會裡,大起大落,波瀾不驚,師父告訴你們,智慧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佛法來自於眾生,源於眾生,又高於眾生,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學佛,能夠懂得,在這個社會上,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你種什麼因,你一定會得到什麼果的。
很多人問師父,人間很多的名利是種了什麼因,師父簡單地跟你們講,你種了財布施的因,你得了財富的果,對不對,你舉個簡單例子,你對別人好,對不對,你對別人好,人家是不是會幫助你,曾經在別人很艱苦的情況下,你財布施,去幫助了他,等到他好了,他第一個就想到你,這些在社會當中,很多故事裡邊屢見不鮮的,你如果種法布施的因,你去幫助別人,去救度眾生,你得聰明智慧的果,很多人,你為什麼會這麼聰明,你為什麼會這麼有智慧,因為你法布施,你們想想看,當你去幫助別人,法布施的時候,你的智慧的果是不是就生出來了,你想想看,一個(人)能夠幫助別人的時候,這個人,他會不會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他怎麼幫助別人,那麼他的智慧怎麼來的,他就是不停地去幫助這個,幫助那個,然後在幫助別人當中,得到更多的體會,讓自己受益,產生出很多的智慧,去幫助更多的人,種無畏布施的因,得健康長壽的果,你看我們有很多的義工,整天喜歡幫助別人,做飯,買東西,洗菜,幫人家跑來跑去,你看看他這種因種下去,他長壽,他做什麼事情,他開心,他健康。
師父跟你們說,念佛是因,你們種下了念佛的因,對不對,念經,念佛,那麼成佛就是你們的果,所以想成佛,那麼就種佛因,這樣一弄,大家不就懂了嗎,這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就是真諦,學佛人的真諦,所以我們學佛做人,要用平常心去生活,都無所謂的,這個都是很正常的,這個人不開心,沒關係,我們對他好一點,這個人有什麼想法,沒關係,我們能夠隨緣,用慚愧心去待人,哎呀,我很慚愧,沒有幫到他,我很慚愧,我做得還很不夠,他對我這麼好,我沒有什麼回報他,對別人好,別人一定很喜歡你,用慚愧心去做人,用菩提心來處世,你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別人喜歡你,因為你有菩提心,只想到別人,很少想到自己,只想到我要幫助別人,怎麼樣讓別人解脫苦難,很少想到自己,這種人就是菩提心,所以他在世界上處世為人,人家怎麼會不愛你呢,你如果每天看到眾生的過失,是非和缺點,有些人就是盯住別人的缺點,說這個人,哎喲,很討厭,說那個,哎喲,很小氣,說那個人,哎喲,根本沒修好,你每一天想到的別人就是過失和是非,你必須馬上就要懺悔,因為你已經走偏了,因為你的修行不夠,為什麼呢,當你的心裡,擁有着別人的煩惱和過失,是非,和擁有着別人的忌妒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在幫別人背了,實際上在你的內心深處,已經擁有了這些忌妒,是非,及骯髒的理念,所以,不把別人往不好的地方看,就是說明你乾淨。
如果你今天活着,只想到別人的優點,只想到去幫助別人,你怎麼可能再去討厭和懷疑別人呢,這就是一念魔,一念佛,所以我們人的,其實身體上的毛病有三種,其實佛菩薩就是大醫王,菩薩就是幫助我們,解決我們心靈的煩惱的,他救治我們的心病的,所以心病,身體的病,很多都是心病,你看我們很多的重要的病,生死大病,都是由心而起的,你心裡想得開的人就不容易得癌症,你心裡放得下的人,就不容易讓你內傷,所以有的時候宿業的病很難治,因為前世的關係,比方說,你前世曾經害過別人,你這輩子就會不停地碰到,車禍,災難,傳染病,還有很多從小就帶有的那些遺傳病,這些病實際上就是宿業所為,所以為什麼叫你們,趕緊念禮佛大懺悔文,天天念,天天懺悔,時時刻刻念,時時刻刻地在懺悔,就會讓你大業變小,小業變無,所以我們的災難就會慢慢地消除,還有一點很重要,一個人想去除自己的宿業的病,不讓現在就得到報應的話,你必須要普發大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