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8日講述

然而我們人經常把對方的慈悲看成是對方的一種懦弱,而把自己這種非常強硬的思維看成是自己的一種勇敢,實際上這種勇敢會給自己造成更多的傷害,所以師父叫你們學佛人要學會修智慧。你不管見到什麼樣的人,不要去看這個人的是非善惡和他的過去,這跟你沒關係,對不對?因為這個人他這件事情做得對還是不對,你只要自己心中明白就可以了。然而他有善惡,有過去的那些不好的事情,你要帶著一種精進的眼光來看,那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你知道這個事物在發展,它可以今天不好,可以明天變得更好。

佛法界經常講,外境變化,而你的本性如如不動。你去看一個人,經常一開口就是道人長短的人,他與佛菩薩的理念就是相違背的,因為菩薩不論別人的是非,因為你進入了是非當中就會執著。你擁有著執著的心,你就會有執著的行,因為你的心指揮著你的行為,你就會給自己設立很多的屏障。很多人為什麼在單位裡不受人家喜歡?很簡單,“你不喜歡我好了,我也不喜歡你,你看不起我,我還看不起你呢”,他自己心中有一個屏障,他覺得別人總是錯的,而他自己是對的就可以了。這個要恰到好處,如果你自己的執著影響到你,使你與別人的關係不能融合,那你就是在障礙之中。有一個方法就可以讓你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過頭:你不喜歡的人,他講什麼話,你看看你能不能隨緣。如果他講笑話你能跟著他笑,說明你是隨緣的,你就不會進入跟他的這個障礙之中,有障礙的話你就得念解結咒,對不對?跟他化解,化解因緣,解結咒化解因緣。

我們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要有認知,即認識和知道,這個世界上只要有善,它一定有惡,只要有惡的地方,它一定有善的地方,所以看人不要把別人看扁了。看惡的事情,你要想到還是有好人的;看到很多善的時候,你要想到不容易,還有很多阻礙在面前。你不執著,慢慢地,你的境界就會自性不動,就是佛法講的如如不動,不是說在人間看見了,你說你的心完全不動,實際上你的心是往哪兒動,你到底是進入是非當中,還是如如不動地在佛法的本性之中。如果你今天在本性當中,你就不會進入是非之中。我這麼講,可能大家還不理解,師父舉個例子,比方說兩個人在吵架,你在邊上,你最清楚這個人對還是那個人對,但是等到你實在憋不住,你摻和進去了,你說“你這個人不對,你不能對女士這樣的”,你以為她對,他不對,實際上你就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而這個境界就是是非。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對別人不了解,我們就妄下定論;對這個人有點好感,可能就幫助他包庇他。實際上這些都是因果,我們不懂。

師父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有兩個人在車上碰了一下,那個女士被他碰了,很痛,但是這個女士一直在車上罵他,罵的時間長了,邊上人會說,“好了,人家不響了,你罵什麼”,到了最後,雖然這個女士被人家弄痛了,但是人家道理都到這個男士這裡去了,為什麼?就是因為別人看到的只是一,沒有看到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實際上,這件事情的發起還是由碰撞開始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全面地看問題,有的時候你並不了解世間的真相,就像我們很多人在世界上一輩子,我們做錯了這麼多事情,為什麼會做錯?誰都不願意做錯事情,而這些事情因為你看不透,你覺得是對的,你後面才做錯,所以當你做錯了之後,你以為自己是對的,這就是人的無明。我們一輩子做了以為對的事情,到了年紀大的時候反過來看看,我們做錯太多了;而有的時候我們覺得是做錯的事情,現在反過來看看,我們是對了。

所以佛教界講眼見亦非真,你眼睛看到的也並不一定是真的。比如家裡有兩個人吵架,爸爸媽媽如果吵架的話,不一定是爸爸對,也不一定是媽媽對的,但是孩子如果跟爸爸好,那就幫爸爸,覺得爸爸是對的,如果幫媽媽,那麼就覺得媽媽是對的,只是人已經進入了是非當中,進入了一種偏見當中,而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夠懂得眼睛看見的都不一定是真的。耳聞亦是假,你聽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就像我們到了今天,在這個非常發達的社會,我們每一天看的這麼多的新聞有多少條是真的,有多少條是假的,有的都是說要闢謠的,有的都是說不是真實的,但是我們當時看了非常地氣憤,或者非常地興奮,然而在幾個小時之後就知道了這個是真的消息還是假的消息。所以要先懂得內心的如如不動,不管聽到好的消息還是不好的消息,心中控制自己的心不要去動,不要去以為這件事情好或者這件事情不好。明白這些道理,心如流水常自在。你們看,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水照樣在流。你看我們在人間不管碰到什麼事情,我們的心照樣如如不動地學佛、念經、放生、許願,對眾生好、能夠幫到眾生就是我們的心如流水常自在。心中有佛性的流淌,那我們不管碰到什麼外在的環境變化,我們都能如如不動。

雲如翻滾何必有,也就是說,你今天看到的雲層翻滾,過一會兒它就沒了;你今天的煩惱是今天的,明天就沒了,明天有新的煩惱出來,後天有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出來。人活在人間應該守住自己的清淨之心,我們要懂得不管做什麼事情,有的時候人難免有不愉快不痛快的時候,用現代人的話講,經常會遇到一些崩潰的事情。現在年輕人一開口就說:“師父,我崩潰了。”過去人不講崩潰,過去人就是憂鬱,想不通,痛苦,心裡煩惱,現在人動不動就是崩潰了,不管發火、發怒、發飆、發脾氣,你都是在生氣。師父經常跟你們說,這個氣是生出來的,你不生,哪來的氣?你想不通,堵塞了,氣門堵塞,氣場不運作,然後你這個氣就生出來了。但是不管你和誰生氣,記住了,受傷的永遠是你自己。你跟別人生氣,不管誰對誰錯,你們記住了,你一定首先受傷,而且你受的是重傷,所以真的有智慧的人不會輕易生氣的。生活本來就離不開煩惱的,你今天在這個世界當中,你哪離得開煩惱,所以調整自己的心態非常重要。就像中醫講的,一個人要學會調養身心,調養自己的內臟,今天火大了,多喝點水。很多南方的佛友經常喜歡煲湯,最近天氣比較涼,進補的時候到了,他就會煲些比較有營養、熱性的湯來調補自己;如果是夏天,天氣比較熱,火氣比較大,那麼就要清補涼。每一個人都要學會調節自己,不讓自己的心受到傷害,調整就會慢慢地恢復你心靈當中的根本。根本是什麼?本來就是平靜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世界,每一天都會有人跟你搞,每一天都會有人罵你,每一天你都會不開心,那你去不開心幹嘛?調節好自己,無需顧慮太多,對不對?你的內心本來無一物的,只是你聽到了別人說了你不好的話,或者眼睛看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你的心態才開始慢慢地改變。在心理學上來講,就是要能夠穩固自己內心的思維,不讓這些思維受到環境的連鎖影響,因為環境是一個連一個地讓你來接受的。很多人脾氣本來是不大的,一個不好的事情,不開心,再遇到一件不開心的事情,在心理學上來講,如果承受了三個以上,人的心態就會開始慢慢地發生變化,不平衡。比如今天我看到你,就算我覺得你很討厭,你講一次,哎呀,能夠忍耐;第二次又來了,再講我,又能忍耐;等到第三次,我也能忍耐;等到第四次,開始臉不開心,拉下來了;等到第五次的時候,可能就指著你開始罵了。這就是人調節心態還不夠有耐力。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態,否則會讓自己的生活後悔,會讓自己的命運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