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
好 我們今天繼續,我們的《白話佛法》。
學佛度眾 如果你想度化別人,實際上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對方 你去度化他的時候,有的時候對方你不了解他,你不知道哪些話他願意聽,哪些話他不願意聽,所以在佛法界講要妙 巧妙,善巧方便,要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度眾生,實際上用現代話講就是,你不要讓對方感到對你有疑惑,你有什麼目的,你有什麼想法,你有意地想幹嘛,你不要讓對方有疑惑,你不讓對方有任何疑惑,他就感覺你是真心真意地在幫助他,他就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所以化解別人的疑慮那是非常重要的,他問你什麼問題的時候,你一定要當心地回答,開始幾句話你讓他感覺到,你化解了他的疑惑之後,他就會接下來聽你的話,比方說你去度化一個人,你跟他講 講了很多,哎呀 學佛很好 怎麼怎麼,然後他說 那你為什麼要找到我呢,你說 我跟你有緣分啊,因為我自己感覺到真的很好,所以我正好碰到你 我就跟你講一下,看看你有沒有這個緣,你就跟他講真話,他就感覺到很親切,如果你講的那些假話,哎呀 真的是無巧不成書,正好怎麼樣怎麼樣,你一講 他感覺你是假的,那麼這樣的話 他有疑惑了,他的佛性不會顯現。
所以真的要幫助別人 要救人的人,你要讓他的佛性顯現,你首先要讓他化解疑惑,佛法就是在世間救度眾生的,佛法在這個世間,就是讓眾生破迷開悟的,不要讓眾生去癡迷某一件事情,你就是在度化他,你看我們人很多的缺點毛病就是執著,我今天做了這件事情,我一定要把它做成,我一定要怎麼樣,我一定要買到這個東西,買到房子,所有的一切你執著,那麼就會造成你的癡迷,你看看很多人你要去勸他的時候,你勸不醒他 為什麼,因為他癡迷 他迷進去了,你看看過去抽菸的人,你讓他不抽菸 行嗎,喝酒的人 你讓他不喝酒 行嗎,打麻將的人 你讓他不打麻將 行嗎,賭博的人 你讓他不賭博 行嗎,這些都是癡迷,所以我們離開世間去救度別人,那你就不會有什麼覺悟,為什麼,就是因為在世間有很多人還沒覺悟。
所以 我今天覺悟了,我去幫助別人會使別人覺悟,也會使你自己感到更多的覺悟,所以師父跟你們講,佛法就是在世間讓別人覺悟,佛法 只有在世間覺悟了,你才能找尋到菩提的真正的意義,很多人說 我以後走了之後,到天上去 我一定會明心見性的,不可能的,你們記住了,你在人間不覺悟 你上不了天,你就算在人間做得再好 你不覺悟,你到了天上你也是沒有品位的,要覺悟現在就覺悟,要覺 人家說你現在就要有感覺,現在就要開悟,不是說以後,就像很多人說一樣,現在苦得不得了,說 以後我到天上就享福了,因為你在人間都沒有享受到,那種佛法的真諦對你帶來的法喜,你怎麼能夠到天上去法喜,你在人間還想不通,你還在天天地受苦受難,在你的精神上,你怎麼能夠得到菩提的真義,你永遠不覺悟,所以佛是從世間產生的,因為世間有很多人要我們去度,讓我們去學,所以在世間修行,佛法有句話叫佛法離不開世間,要找到正等正覺,找正覺就是要找到正確的覺悟,只有在人世間找,你們想想 到了天上,個個菩薩都是開悟的,超脫六道 個個都是有修為的,只有到人間你來找正覺,只有在人間來找怎麼樣幫助別人,否則你很難找到,所以佛無形 佛無相,佛是什麼,沒有形沒有相的,所以人家說沒有形相,就是沒有行蹤的 沒有相的,就是在你心裡,你說佛到底在哪裡,佛在你心,你說一個人的境界高不高,你看一看他素質你就知道了,兩個人在一起,你看看這個人的素質,你就知道他是不是佛了。
所以學佛 第一要讓自己做一個善人,和幫助別人的人,你說我學佛了,有什麼具體表現嗎,那師父今天就跟你們講具體的表現,首先第一個表現就是,你要學會去做善人,善人就是不是惡人,善人就是幫助別人的人,這是第一 要學佛,第二 我們讓自己要懂得,如何去做善事,很多人天天在家裡管著自己,永遠不關心別人的,只顧自己的感受,不知別人的,他這個善事怎麼做,所以怎麼樣去做善事,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第三 如果去改變,要如何去改變你的貪瞋癡,你必須心裡有一個底的,我怎麼來改變我的貪心,我多布施就不貪了,怎麼樣來改變自己的瞋恨心,你多瞋恨了,你就會慢慢變得離智慧越來越遠,所以怎麼樣來改變呢,多一點慈悲吧,對不對,你怎麼樣不愚癡,多一點智慧,智慧怎麼來的,靜 安靜 冷靜,莊重 嚴肅 叫肅靜,對不對,你這樣安靜了之後,你就可以改變你心中的貪瞋癡,佛性才會在你身上慢慢地體現出來。
所以師父經常跟大家講,學佛的巧妙,就是在於你能在心中體現出佛性,你讓別人看見你之後,感覺到你身上有佛性,就是像一個人一樣,你讓別人看到你,感覺到你有素質 有修養 有素養,你的言語行為和思維,讓別人感受到你是學佛人,所以要記住了,行菩薩道 菩薩道就是自利利他,經常去自己受到利益,然後去利益眾生,然後要善巧方便,能夠怎麼樣幫別人開悟就用什麼方法,比方說這個人他很喜歡吃你做的東西,那麼你就不停地做點菜給他,像鄰居之間,你家裡做什麼菜 送點給他,他喜歡吃你東西 你給他吃,吃了之後 他對你感情上接近了之後,你再度他就是善巧,對不對,你給他一種方便,讓他能夠最終悟道成佛,哦 原來菩薩都是幫助別人,對 所以我也要幫助別人,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離開世間去找菩提的,菩提智慧就是從我們現在開始做,就是從我們現在開始找,如果你離開世間,你找不到的,你說你到餓鬼道去找個善良的人,找得到嗎,他如果有善良的人,他不會到餓鬼道去的,對不對 就是這麼道理,所以修行要在人間,那麼為什麼修行要在人間呢,悟道也是在人間,為什麼 因為人間有苦有樂,而且人間的是苦多於樂,所以太快樂 你根本不想修心的,在天道太開心了,那麼在地獄道 餓鬼道 畜生道,太苦了 他也聞不到佛法,他也是很苦,所以沒有辦法修的,所以在人間這是最好的,因為有苦有樂,雖然你快樂的時候你想不到修心,但是當你痛苦的時候,你就會想到 我怎麼樣來解脫,這就是你的解脫之道,所以人生要用妙法修行,能夠理解別人 幫助別人,等克服了身上的各種的惡念。
因為人有劣根性,比方說自私 損人利己 害別人,總是想自己想得多 想別人想得少,像這種人 實際上用佛法的理念來講,這就叫惡念,一個自私的人,那種自私會傷害別人的,自私就像你身上的刺一樣,你會刺傷別人的,你保護自己太多 你會傷害別人的,所以要懂得不能有貪瞋癡,你想見證到佛性的話,你就必須要克服,自己身上的惡念 惡行 惡意,人家說 這事情我不是惡意的,有的是惡意地去傷害別人,有的不是惡意地傷害別人,太自私的話,說我沒有傷害你 我自私,我不願意告訴你,你說人家生氣嗎,師父不是跟你們講過,有一個人自己找了一個移民代理,把身份辦好了,你已經拿到身份了,人家問他 你是哪個移民代理辦的,他都不講 他都不告訴你,你說你今天辦好了 你告訴別人,你已經屬於自私的人了,很多人沒辦好就告訴別人,他辦好了 他還不願意告訴別人,講老實話 你說你今天燒個菜,大家燒的跟你一樣 都這麼好吃,多好啊,你為什麼不能,連燒一個菜怎麼樣燒得好一點,都不願意告訴別人。
所以一個人要改變,就像個小孩子的性格一樣,小的時候的性格比較善良,怎麼會越變越壞,他改變了 改變成壞的,小的時候很自私,但是大(了) 懂了,怎麼樣要做個有高貴品質的人,他慢慢也是在改變,所以講到《白話佛法》,我們做人也是這樣,從工作上來說,我們有的時候要放下自己的成績,不要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的成績,要經常記得的是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這樣你才能進步,你生活上不要對財對名譽欲望太強,因為太強就會傷害你,你會激活你的自尊心,激活你的自尊心實際上就是一種貪婪,以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錢財 名譽 都能擁有的,就是一種低下 低能,因為一切都是不可得的,所以要勤儉和樸素,感情上要放下怨恨和忌妒,你看這個人整天忌妒別人的人,是能夠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嗎,這個人整天忌妒別人,整天怨恨別人,一開口就是,不是這個不好就是那個不好,你說這種人能做好事情嗎。
所以要學會與人為善 豁達寬容,為人處世,要放下你自己曾經對別人的恩惠,什麼意思,你對人家好過了 就有本事不要記,有一個人就跟師父講過,你對人家好過了,人家跟你講話的時候,這個人經常說,我幫了這個幫了那個的人,這個人就不是一個學佛的人,不是一個寬達寬厚的人,你說說看 一個經常幫助別人的人,跟別人講話的時候,他會經常一開口就說,我曾經幫過他 幫過他 幫過他,除了他要教育別人,所以希望你們要懂得,不要經常去提對別人的恩惠,記得別人對你的幫助 那最重要,你們幫助過別人要從別人嘴巴裡講,你就高貴,從自己嘴巴裡講,你就還是在人格上有缺陷,所以在為人處世當中,你如果放不下那些負擔,缺陷和怨恨,你只會讓自己站在自己人生的低谷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