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同修

 

頂禮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感恩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感恩諸位龍天護法金剛菩薩!
感恩無我利他的恩師慈父盧軍宏台長!

尊敬的台長師父及各位師兄們,大家好。弟子林同修,今天在這裡分享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佛過程中的體會。如果此文,能喚醒您,能讓您看到肉眼看不到的背後,看清紅塵情愛的真相。如果您不能當下醒悟,那麼,弟子願意為您種上一顆佛種,願您在不久的將來,能繼續醒來。

弟子從小受到的教育讓弟子對宗教持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這不是弟子應該涉足的領域。但是,自從母親學佛後,弟子的法緣也跟著成熟,從而開始學佛、念經。在2014年,弟子開始跟著母親的指導下修學心靈法門,學習念經和閱讀師父的書籍。雖然,剛開始不精進學佛(弟子在此懺悔),可是隨著時間的轉移與年齡的增長,弟子漸漸覺受到學佛的益處。

回憶過去,弟子的學業成績差強人意,甚至惹到父母的責罵。如今,學心靈法門後的弟子通過念經,利用三竅“讀、聽、入”在白話佛法上,思路越來越清晰,理解及思考能力增強了許多,考試總能是名列前茅。並且,弟子對佛法知識超感興趣,得知深奧的境界,喜歡高深的佛法,欲獲佛性的般若,修證究竟的涅槃。

回想以前,弟子每次生病都毫無力氣,常常肉身內熱外寒,非常痛苦。現在的弟子很少生病,感到龍馬精神。若弟子再生病時,念《大悲咒》以及小房子如同一副濟世良藥,即治標又治本,真是“藥到病除”啊!

在弟子經歷學佛路程當中,也有親朋好友不理解為何作為學生的弟子,還會融入這些信仰,成為一名虔誠的佛弟子呢?在這裡,弟子想引用前中科大校長,中科院院士朱清時教授的一句話,他說:“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事實上正是如此,佛陀曾描述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形狀如同菴摩羅果,一種橢圓形的果子。然而,世人對宇宙萬象的認識直到最近—兩千後的1522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才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環球航行,認為大地是球形的,佛陀的預言才得到證實。所以,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才說:“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宗教能夠解答科學提出的疑問,這宗教一定是佛教。”

在二十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出現,使得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理論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實體,而是表現出一種二重性,具有波動的性質,並不是固定在某一個位置,可能在這裡也可能在其他的地方,有不確定的特性。這很類似於佛法上所講的“空性”的觀念,也正如心經中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總結來說,佛教的觀念和現代科學理論是完全相容的。

在公元前500年,佛陀曰:吾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而人們真正理解微生物,那是在2000多年後的17世紀,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用他發明的三百倍的顯微鏡在一個不刷牙的老人家的口腔污垢中觀察到一個人口腔的牙垢有微生物的存在,而且數量比整個王國的居民還要多。因此,佛教的很多觀點都是遠遠領先於科學的。

此外,學佛就是要改變自己。弟子從中悟到,學佛就是為了能更好地生活,珍惜生活,體悟生活,從而修心修行,猶如太虛大師言:“人成即佛成”。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面對一個對你很好的人,你自然會感恩;面對一個對你不友好的人,你也可以從他身上學會感恩,感恩他提醒自己不要像他一樣;我應該更加尊重每個人的見解,並非排斥人家,誹謗他人。此時此刻,你就會想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物,善待每一個人。既然凡間是我們回天的資糧,就要好好地愛這個地方,尊重每一個遇到的緣分,實實在在地做好自己的本分。

最後,弟子想引用偈語作為結束語:

眾生苦奔忙,到頭夢一場;棄惡須揚善,人間亦大同;為人實不易,莫失功德身;人身若失去,萬劫難復身;行善速積德,災劫自化解;如若再不悟,果報皆不爽;到時方知悔,悔之時日晚;凡夫不信因,只怕受惡果;不知因與果,一個不能少;善惡終有報,不報違天道。

再次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感恩龍天護法菩薩!
感恩恩師慈父盧軍宏台長!
感恩各位師兄閱讀!

以上所述,全部屬實,分享的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請觀世音菩薩媽媽慈悲原諒,請護法菩薩慈悲原諒,請師父慈悲原諒!